发起“365微心愿 暖冬行动”计划,帮助辖区家庭经济困难孩子点亮“微心愿”;构建“夕阳守护”助老服务升级,定期开展智能设备教学、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活动;社区团支部带领“大学生基层团组织副书记”参与开展了“小河苗”课堂......
社区团支部作为连接青年与社区治理的桥梁,承载着凝聚“青”力量、赋能促治理的重要使命。“青”装上阵,青年走进社区,蚌埠高新区各基层团组织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社区团员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也让社区治理因青年的加入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小板凳”上话新风
“原来国家一直给我们提供这么多免费的服务项目啊”“65岁以上老年人定期还有医务人员进行免费体检”......王阿姨和张阿姨听到宣讲后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在迎河碧水湾小区北门,由蚌埠高新区秦集镇团委、镇卫健办和秦集卫生院联合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小板凳宣讲活动现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听青年志愿者们介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手册》相关知识。秦集卫生院医生讲解国家推行的免费医疗服务政策,解答居民对医保政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等问题。
“小板凳”宣讲活动采用了“树下谈”的特色形式,在居民家门口,以群众的视角、接地气的语言、听得懂的道理、讲故事的方式,让辖区居民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调动了群众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也切实把‘解渴管用’的精神食粮送进千家万户,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秦集镇团委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的粮补和去年的为什么不一样?我们两家领的也不一样?”秦集镇河北村康大姐疑惑地说道。针对康大姐提出的问题,青年志愿者从粮食补贴的范围、补贴面积如何计算、亩均补贴的标准等方面,详细地进行解释。
将休闲广场变成理论广场、田间地头变成农业课堂、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为把移风易俗知识送到家门口,改变过去基层理论宣讲形式单一、不接地气等问题,秦集镇团委探索新工作思路,谋划新工作方法,多部门联动,成立“小板凳”宣讲团。宣讲团用“小板凳”收集“众智慧”,用“乡土话”传递“新思想”,用“座谈会”架起“连心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宣讲团成员共吸纳团员青年近百人,受益群众800余人。
“小河苗”公益课堂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
“青年夜校·体验非遗”艾草手工制作活动
社区上演志愿服务“主场景”
“球为什么会飞起来呢?”从基础的趣味力学和浮不起来的乒乓球——探究浮力的本质,到更具挑战性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每一个实验都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物理学的魅力。活动现场,学生们被教师的“魔法”实验吸引着,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物理实验。
新年伊始,天河路社区“小河苗”公益课堂也在期盼中启航。首期课程以手绘风筝和消防安全实践为主题,迎来了辖区内60余位家长和孩子的热情参与。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和家长共同在风筝上描绘出自己心仪的图案。蓝天白云下飞翔的小鸟、五彩斑斓的花朵、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等,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童年,也凝聚着家长们的殷殷期盼。在高新区依爱消防体验馆,孩子们不仅认识了各式各样的消防设施和消防标识,还亲身体验了“消防逃生”“119报警”“灭火”等模拟游戏,过足了“消防瘾”的同时也将消防安全知识牢记心间。
青年志愿者充分考虑家长诉求,通过提前部署、深入挖掘、精心设计,依托社区资源,打造多元化课程,涵盖阅读、绘画、科普、手工、体能等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实现儿童健康成长与社区服务品质提升的相互促进。
近年来,天河路社区团支部致力于丰富志愿服务内涵,以传承雷锋精神为使命,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用“雷锋精神”为幸福生活加码,把社区打造成志愿服务的“主场景”。社区通过“服务项目+精神动员”的方法,在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招募新志愿者,指导注册登记,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让志愿服务和精神教育并驾齐驱。同时,提供“兼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等岗位,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实践平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截至目前,共开展普法教育、医疗健康、纠纷调解、文体活动、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课程26次,培训志愿者890人次。
“小板凳”宣讲活动
青春舞台我做主
亲手将艾草等材料填充进布套,有条不紊地进行缠绕、捆绑,最终制作出一个个散发着艾草清香的精美草锤。在这堂青年夜校课堂上,文竹苑社区青年和蚌埠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共同体验艾草手工制作的魅力。“本次活动以手工制作艾草锤为载体,引领青少年深刻领悟感恩的内在价值与深远意义,不仅体验了非遗手工技艺的乐趣,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之心,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文竹苑社区团支部书记在现场耐心指导着学员们。
文竹苑社区团支部注重丰富团员青年的文化生活,依托“青年之家”阵地,通过结合“七一”、中秋节等时间节点,开展纸浆画体验、读书分享会、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为团员青年提供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团员青年的业余生活,也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截至目前,文竹苑社区团支部“青年之家”共开展“青年夜校”活动6期,累计服务团员青年100余人。
蚌埠高新区各社区团支部深化“凝聚‘青’力量 赋能促治理”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拓宽团员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同时,加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形成治理合力,共同推动社区治理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通 讯 员 王力弘 记者 沈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