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4日,四川技能大赛暨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省选拔赛在泸州举办。本次大赛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也是四川省文博行业规格最高、参与范围最广的职业技能竞赛。据悉,全国总决赛将于7月在四川举行。


大赛共设木作文物修复师、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金属文物修复师、陶瓷文物修复师、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考古探掘工等6个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理论+实操”双轨考核模式,全面检验应变能力与技艺精度。

与上一届四川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相比,本届大赛的参赛选手人数翻了一倍有余——上届大赛经各市(州)、单位选拔,最终有78人报名(实到71人)参赛;本届大赛经各市(州)、单位选拔,最终有180名选手参赛,充分体现出大赛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


大赛现场

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比赛已于今(14)日结束,每个竞赛单元均顺利评选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其中,四川省川英文化古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工毛云,获得木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滕杰臣,获得考古探掘工一等奖;四川东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泥瓦匠刘明忠,获得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任俊锋,获得金属文物修复师一等奖;海南国兴文遗保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员工刘远航,获得陶瓷文物修复师一等奖;四川省图书馆工作人员诺日卓玛,获得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一等奖。


选手在比赛中

值得一提的是:滕杰臣在去年10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办的考古探掘工技能大赛上,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的同事任俊锋也深度参与了多件三星堆出土青铜器的修复工作,其中包括那件上过春晚的青铜大面具。

为保护馆藏古籍文献,四川省图书馆于1950年代起即单独设立古籍修复室,专门开展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是四川古籍修复的主力军。老专家袁东珏也被誉为四川古籍修复的“常青树”。如今诺日卓玛等年轻一代古籍修复师的出色表现,亦体现出令人欣慰的优秀传承。


选手在比赛中

去年8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预通知》,大赛分省内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其中全国总决赛阶段为2025年7月,总决赛地点也在四川。

据了解,以上荣获四川省选拔赛一等奖的选手们,将被推荐参加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对竞赛成绩合格者,将按相关规定核发相应国家技能等级证书。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苏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