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索公司高管对媒体回应阵风战机被中国歼10CE击落时表示:“那是雷达、预警机、空空导弹的功劳,歼10CE只是个导弹发射器。”还坚称“阵风战机输给的只是中国体系”。

那话语里满满的都是不甘与无奈,怎么也掩不住欧洲军工复合体那散发出的陈腐气息。这场空战宛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西方军工巨头的脸上。法国军工股在当日暴跌6% ,市场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法国军工的信心崩塌。



达索的辩解,简直就是现代版的“酸葡萄理论”。他们一边承认中国预警机和数据链的体系优势,一边却嘴硬地说歼-10CE只是个“导弹发射器”。这就好比中世纪的骑士,还固执地坚持要用长矛决斗,却全然不顾对手早已架起了马克沁机枪,时代早已变了。

实际上,巴基斯坦空军早就给出了有力的回应:他们的ZDK-03预警机与歼-10CE实现了战场态势的实时共享,让霹雳-15导弹在200公里外就能完成猎杀。当阵风飞行员还在慢悠悠地用语音通信向上级请示时,歼-10CE的座舱显示屏早就把所有威胁目标标定得清清楚楚,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这场空战,无情地撕开了西方军工体系那看似华丽的长袍。印度花重金打造的“万国牌”空军,就像把法拉利发动机装在了牛车上,空有强大的单个部件,却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力量。法国的雷达、俄罗斯的导弹、美国的电子战系统,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先进装备各自为战,毫无协同性可言。更离谱的是,其预警机与战斗机的数据链居然要靠最原始的无线电语音来沟通,这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空战中,无疑是致命的缺陷。

再看中巴精心打造的作战体系,从预警机到歼-10CE,从地面雷达站到卫星导航,各个节点紧密相连,就像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共享着同一幅战场数字沙盘。这种差距,形成了降维打击,让造价高昂的阵风战机连发挥自身性能的机会都没有,还没来得及施展拳脚,就已败下阵来。

达索或许早就忘了,中国军工早就告别了“单挑”的旧时代游戏。早在2014年“沙欣 - 3”联合军演时,中巴飞行员就在预警机的有力支持下,成功演练过“A射B导”战术,展现出了初步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到了2024年的“雄鹰 - 10”演习,体系化作战更是进化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歼-16负责电磁压制,为空战创造有利的电磁环境;空警-500则像战场上的大脑,统筹全局,掌控着战场的每一个动态;地空导弹部队构筑起立体防线,为己方空中力量提供坚实的后盾。在这样强大的体系支撑下,即便是三代机也能发挥出四代机的强大战力,将每个作战单元都转化为体系的神经末梢,让整个作战体系如臂使指,灵活高效。这,才是现代战争真正的制胜密码。

法国专家质疑“歼-10CE离开体系什么都不是”,可他们却选择性地忽视了阵风同样也需要预警机支持这一事实。2022年,希腊空军的阵风在演习中被台风战机“击落”,当时达索可没敢说是体系出了问题。这种明显的双标背后,藏着的是西方军工最后的傲慢。他们宁愿相信是印度飞行员技术太菜,也不愿承认中国军工在短短二十年里,就完成了从努力追赶到成功超越的逆袭,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场空战所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悄然重塑国际军售格局。沙特则开始积极考察歼-10CE生产线,对中国战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曾经被西方媒体捧上神坛的“阵风神话”,在现实面前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军工备受认可的“体系认证”。这些买家们看中的,可不只是战机本身的性能,更是其背后那个足以抗衡北约的完整作战体系,他们深知,在现代战争中,体系的力量才是决定性的。

回顾战争史,有一个清晰的规律:新军事革命往往都是由挑战者所推动的。就像当年马克沁机枪的出现,彻底终结了骑兵时代,改变了战争的形态。如今,歼-10CE与作战体系的完美结合,也正在改写现代空战的规则。达索的辩解虽然听起来可笑,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当西方还在纠结于单机参数的比拼时,我们要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看向那片星辰大海。毕竟,在军事发展的道路上,能定义未来战争形态的,永远是那些敢于打破旧规则、勇于创新的人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