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边境小城呼玛县的国道附近,上演了一幕令人惊喜的“偶遇”——一只黑熊悠然自得地穿过道路,还不时好奇地四处张望,仿佛在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





呼玛县林业和草原局的专家通过视频确认,这确实是一只黑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黑熊结束漫长冬眠,出来觅食的时节。

01

头大而圆,耳大眼小,胸部一个倒人字形的白斑

大兴安岭的黑熊,学名亚洲黑熊,是森林中的“大块头”。雌性熊体重约140千克,身长约1.5米;雄性熊更为壮硕,体重可达200千克左右,身长约1.9米。



它们身体粗壮,头部宽圆,吻部较短。鼻端裸露,眼睛虽小,却透着灵动;耳朵长约10至12厘米,像两把小扇子。

除胸部有一道醒目的倒人字形白色或黄色斑外,全身被着富有光泽的漆黑色毛,鼻面部呈棕褐色或赭色。

颊后及颈部两侧的毛很长,形成两个半圆形毛丛,而胸部的毛最短。

尾巴很短,约长7至8厘米。四肢粗健有力,前足腕垫发达,与掌垫相连。

前后肢都具五趾,爪弯曲呈角黑色,前足爪长于后足爪。前后足均肥厚,前足的腕垫宽大,与掌垫相连,掌垫与趾垫间有棕黑色、灰黑色短毛;后足跖垫宽大肥厚,跖垫与趾垫间也有棕黑色、灰黑色的短毛。

黑熊身体粗壮,前后肢发达,尤其是两条前肢,上下一样粗壮,力量惊人。一旦发起脾气,它能一掌拍断一棵碗口粗的树木。

两前掌上五趾上的爪子,有五六厘米长,爪向下弯曲呈黑色,锐如匕首,不仅是对敌时的有力武器,也是向上攀爬时的有效工具。

02

爬到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下不来了,它就抱着脑袋往下滚

黑熊是典型的林栖动物,它的生活与大森林紧密相连。不过,它并非猫科动物,没有弹跳肌腱,无法像狮、虎、豹等猛兽那样跳跃、凌空扑击。



但它的攀爬能力却出类拔萃,两前肢粗壮有力,五趾爪锐利无比。只要两前掌能够着的地方,无论多么陡峭的悬崖峭壁,它都能轻松爬上去。

然而,它的下岩壁能力却相对较弱。它不会像猫科猛兽那样头朝下地往下爬,而是屁股朝下退着往下爬。

有时候,爬到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下不来了,它就仗着皮粗肉糙,抱着脑袋往下滚。虽然有时候摔得嗷嗷叫唤,但凭借坚韧的体魄,却也摔不坏它。

03

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也能像人一样坐着

别看黑熊长得五大三粗,看起来笨笨憨憨的,它却是游泳健将。一到水里,它随波逐流,轻巧自如,显得十分自信。



它不仅爱凫水,还爱吃鱼。抓鱼时,它有独特的技巧,既不用前爪去抓,也不用嘴咬,而是用后肢踢。

大兴安岭黑熊可以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也能像人一样坐着。不过,直立行走时,它步履蹒跚,行动谨慎又缓慢。

直立行走,只是表明它有这个功能,但并不是它的特长,正常生活方式仍然以四脚着地为主。

04

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

大兴安岭的黑熊有冬眠习性。它们会在大树的树洞、岩洞、地洞、圆木或石下、河堤边、暗沟和浅洼地等地方建立巢穴。



秋天,它们会大量进食,将吃进的食物转换成脂肪储存起来,为冬眠做准备。

整个冬季,它们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

冬眠期间,它们会自动降低体温、心率,以节省身体的新陈代谢。

直到翌年三、四月份,它们才会出洞,重新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05

特别爱吃鸟蛋与蜂巢

黑熊是标准的杂食性动物,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肉类在其饮食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不过,大兴安岭黑熊有两个特别爱吃的目标。一是鸟蛋,不管鸟巢筑得多高,只要被它嗅到,它都能爬上去将鸟蛋吃掉。对于黑熊来说,吃鸟蛋完全不费力,大鸟们对它毫无办法,除非是鹰、雕、隼等大型凶猛禽鸟,被发现后才会有所顾忌。

另一个目标是蜂巢,黑熊特别喜欢吃蜂蜜,有时候不仅将蜂蜜偷吃了,连整个蜂巢都给吞吃掉。不过,吃蜂蜜可不是件轻松的事。

野蜂可不是好惹的,别看它们个头小,但它们数量众多,尾巴上还有毒针。它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围着黑熊穷追猛打,让黑熊吃尽苦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