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印巴冲突已经告一段落,总体上说巴基斯坦肯定是赢了,“以小博大“而且还是在对方明显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取得当下的战果,已经算是赢家。
目前,世界舆论总体也认可此点——除了印度还在大肆宣扬自身胜利,以及一部分“精神印度人”依然死鸭子嘴硬之外。
实际上要说印军自己知不知道仗打得“拉胯”呢?起码高层是知道的。
这一点从印巴两军将领们的表态神情以及战后动作可窥一斑,谁吃了大亏自然心里明白。
否则以印度人的心态,如果它们真要赢了的话,那几乎都要在发布会上“载歌载舞”了,哪里还会个个面如土灰?还何至于在网络上重拳出击,到处堵嘴呢?
而且以印度人的性格,如果真是占了便宜的话,那么这仗不可能现在就结束,肯定还得真咬下一大块肉后才可鸣金收兵。
当然,咱们之前也说过,印度有体量优势,在本轮印巴战事中倒也不是网上现在所说的一边倒态势。
在这种状况下,巴军自然也不可能“无伤”打赢,仍然是会付出一定代价的。
巴军因为这次总体占了便宜,所以对伤亡状况承认得快,公布也快,还是比较透明的。
目前巴军承认,在本轮与印军的作战中,总计阵亡11人、负伤78人。
在阵亡的11人中,有5人来自空军,还有6人来自陆军。
巴基斯坦空军阵亡的5人,就是咱们之前提到的印军巡航导弹对博拉里空军基地大型机库的打击所致。
这次打击之所以得手原因有三:
第一:巴空军的防空重点在北方,而博拉里空军基地在南部,以巴国的军费水平,无力将防空体系严密覆盖全境;
第二:印军的袭击是在向巴基斯坦传递停火消息之后,而且打破克什米尔及附近区域交火的“默契”,将打击范围扩大到了巴基斯坦全境,实际上是升级战事的举动;
第三:为了找补空战失败的面子,印军此次发射的巡航导弹数量较大,尽管因自身质量问题以及巴军的拦截大量损毁,但还是突破了巴军的防御体系,命中了多个基地,只是都达不到“摧毁”标准。
而印军巡航导弹打击取得的最大战果,就是命中了博拉里空军基地的大型机库。
巴军承认的5名空军人员阵亡均于此处,而且承认的一架飞机“轻度受损”也大概率位于此处,而且大概率是萨博2000预警机。
之前的消息只知道巴军少校(注意,不是中队长)乌斯曼·优素福阵亡,其余4名空军人员信息不明。
现在公布消息后,这4人的具体信息为:首席技术员奥朗则布、上士纳吉布、上士穆巴希尔、中士法鲁克。
所以很显然巴军被炸死的并不是中队长以下5名飞行员,大概率是第53预警机中队的保障人员为多。
而印军导弹对其他巴军基地的打击中,则没有出现致死战果。
巴基斯坦陆军方面阵亡的6人,来源比较复杂,既有陆军特种部队,也有克什米尔的驻军,其具体信息为:
下士阿卜杜勒·雷赫曼、下士瓦卡尔·哈立德、上等兵迪拉瓦尔·汗、上等兵伊克拉穆拉、列兵穆罕默德·阿迪尔·阿克巴尔、列兵尼萨尔。
上述6名陆军士兵的死亡原因也比较复杂,有的是死于印军无人机袭击,还有的则死于印军的炮击。
至于巴军负伤的78人中,估计空军方面因大型机库被炸造成的伤员会不少;其余的估计还是遭受无人机打击造成的伤员为多。
因为伤员中也有可能伤重不治,所以不排除后续巴军中还会有新的阵亡人员出现。
谈完了巴军的伤亡状况,大家肯定很想知道印军的伤亡如何。
但是印军因为吃了大亏,所以现在除了放出些接触线的陆军战损信息外,对空军方面尤其是飞行员的伤亡状况还是保密状态。
所以目前印军的总体伤亡情况是未知的,不知道它能瞒到什么时候才能公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