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车辆工程与交通学院党总支与信息管理学院党总支联合组织30余名党员、预备党员前往汶川映秀镇和水磨羌城,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缅怀历史,砥砺前行”特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引导党员铭记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上午,全体党员抵达映秀地震遗址,在漩口中学遗址开启了这段充满敬畏的学习之旅。踏入遗址,倾斜的教学楼废墟和定格在地震发生时刻的断裂时钟雕塑,瞬间将众人拉回那段沉痛的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党员们怀着沉重的心情,驻足凝视这些历史遗迹,深切缅怀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以及英勇牺牲的烈士。
现场陈列的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抗震实物,真实且生动地还原了当年抗震救灾的艰难历程。从紧急救援的紧张画面,到八方支援的感人瞬间,党员们深刻感受到在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为重、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一位党员在参观时动容地说:“看到这些,才更加明白生命的珍贵,也为国家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强大力量而骄傲。”
下午,队伍来到了灾后重建的典范——水磨羌城。这座融合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发展理念的西羌文化古镇,焕然一新的面貌令人眼前一亮。党员们漫步在古镇中,参观了万年台、大夫第、春风阁等标志性建筑,每一处建筑都巧妙地将羌族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工艺相结合,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党员们还亲身体验了羌绣、羌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细腻的羌绣针法、悠扬的羌笛曲调,不仅让大家感受到羌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体会到在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持下,民族地区得以迅速恢复生机、实现繁荣发展的巨大优势。车辆工程与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红参观后表示:“水磨羌城从废墟到如今的繁荣新城,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的有力见证,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返程途中,党员代表们结合当天的所见所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信息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江洁表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任。回到工作岗位后,要将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日常育人实践中,通过课程思政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车辆工程与交通学院党员冷婧也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对‘党员’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未来,我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用实际行动助力民族团结和乡村发展。”
此次“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深刻汲取了奋进力量,锤炼了党性修养。两院党总支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进一步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激励全体党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