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长城汽车旗下新能源MPV魏牌高山在预售阶段交出亮眼成绩单:上市23天累计订单突破1.8万辆,其中单日大定锁单峰值达3500台,平均每秒售出1辆。这款主打“家用旗舰”市场的车型,凭借三款差异化车型布局、Hi4四驱技术及高强度安全设计,成为30万元以上新能源MPV市场的黑马。
然而,在预售发布会后的媒体沟通会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再度炮轰增程式技术,直言“落后低效,永远不做”,引发行业热议。
魏牌高山此次推出高山7、高山8、高山9三款车型,覆盖5050mm至5410mm车身长度及3085mm至3275mm轴距,通过灵活座椅布局与储物设计满足家庭多场景需求。例如,高山7的第三排座椅放平后后备箱容积可扩展至1260L,高山9则采用“1+2+2”四座布局,第三排座椅可完全收纳于地板下方形成纯平空间。全车28处储物格、可制冷/加热扶手箱及无线充电托盘等设计,被魏建军称为“行业首次解决家庭用户痛点”。
安全层面,高山采用三重高强度笼式车身结构,热成型钢最高强度达2000MPa,高强度钢应用比例81.96%,超越百万级豪华MPV埃尔法。其6秒保压侧气帘覆盖三排座椅,气帘下沿加长设计可兜住儿童乘客。此外,新车动力电池通过新国标不起火、不爆炸测试,Hi4四驱技术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在湿滑路面及轻越野场景中提升车身稳定性。
在谈及技术路线时,魏建军明确表示,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并首次公开内部技术论证细节。他指出,增程式技术仅在城市工况下效率最优,中高速场景下能量传递链路过长,效率较直驱低3%。长城Hi4混联系统通过智能切换动力模式,在中高速场景下可缩短三分之二传递路径,效率提升13%;高速爬坡时通过档位调节发动机负荷,效率再提升15%-20%。
“增程技术门槛低、成本低,但效率低下是客观规律。”魏建军以“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比喻混联技术优势,并透露长城早在研发Hi4架构时便放弃增程路线。他强调,长城汽车将坚持混联技术迭代,未来规划包括提升发动机热效率至48%、优化后桥电机集成度以降低成本30%。
当前,增程式技术因结构简单、成本可控,成为多家车企转型首选。理想汽车CEO李想曾预测,坚持多档PHEV的车企将在未来一两年转向增程路线。然而,长城汽车成为少数逆势坚持混联技术的传统车企。
数据显示,2025年3月增程式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6%,但魏建军认为,增程技术无法满足长期效率需求。他以魏牌高山为例,其Hi4四驱系统在馈电状态下油耗仍低于增程车型,且动力性能更优。长城汽车高管此前曾表示,增程技术仅是过渡方案,与长城“全球年销量400万辆、80%为新能源车”的2025战略目标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