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龙港村以“生态筑基、文化铸魂、产业聚力”为路径,走出了一条宜居、宜业相融共生的蝶变之路。
生态改造让“环境无序”到“诗意栖居”
“过去村里的房前屋后到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垃圾随意扔,污水随便倒……”龙港村党支部书记曾繁俊表示,为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环境,村“两委”决心“刮骨疗毒”,整合各类资源启动了环境整治工程。通过整合资金超过2000万元,拆除了7万余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和危旧土坯房,在原址上实施了“拆围透绿、见缝插绿”策略,对村庄道路、阳光公园、景观塘等进行了改造,显著提高了村庄的绿化覆盖率。持续深化“厕所革命”,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厕所改造,自2022年以来共完成了44户新农村厕改。筹集200余万元资金,将原长6.8千米、宽5米的上马桥通往集镇的道路拓宽至6.5米,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出行体验。聘请10名村民担任河道保洁员和护林员,负责河道卫生管理、森林防火宣传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使村庄环境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巨大转变。
环保积分使“不以为意”到“共生共荣”
“自‘环保积分制’实施以来,村庄环境显著提升,庭院变得整洁,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村民黄桂兰带着笑容分享了这一变化。随着环境的改善,村民的自觉维护变得至关重要,为激发村民“我爱护、我监督、我维护”的积极性,龙港村探索建立了“环保积分”评比制度,以“村规民约+门前三包”为基本保障,实施党建引领网格管理,将村庄划分为以15户为单位的微网格,设立党员中心户,明确村民的责任区域,通过“每日清扫、每周检查、每月评比、每季表彰”的运行机制,动态管理村内环境,由村小组长定期组织会议,对环境清扫不及时、脏乱差的区域进行“减分”,对清洁整洁的区域给予“平分”,对主动参与环境治理的村民则予以“加分”,唤醒了村民的环保主人翁意识,实现村内环境“一时美”变“长久美”。
产业聚力从“生态宜居”到“宜业致富”
数座粮食加工厂房整齐排列……龙港村通过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成功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西莲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港村采取“村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由龙港村负责流转土地,提供要素保障,江西莲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先进的生态和有机水稻种植技术以及优质品种带给农户,企业兜底收购,每年带动了周边50户农户的种植,使农户每亩地的经济效益提高了200多元,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也增加了6万元。此外,龙港村积极与上级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推进农田和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造项目,为创业群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引进浙江经营主体打造的100余亩翠冠梨基地,实现“春赏梨花、夏采鲜果”农文旅融合发展,年产值达到500万元,带动了周边200多人就业,年均增收2万余元。
今日的龙港村,晨雾中可见老农驾着电动农机耕耘智慧农田,暮色里能遇归途学子用画笔记录袅袅炊烟,在“开轩面场圃”的田园诗意中彰显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气息。(魏志臻、徐维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