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人:易昆浩,广州荔湾区人,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
广东省法商学院
1947年,我在广东省法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毕业,经全国高等考试合格,分配到上海海关。当时海关待遇比较优厚,要考入海关是非常不易的事,上海海关有规定,正式上岗前需在海关学校培训。培训临结束时,上海解放。解放军派军代表到校作报告,甄别学员,我顺利通过,可以进海关工作。
可是,我在听报告的时候,知道了旧社会中存在着三座大山,压迫着广大劳苦群众,必须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解放全中国受苦受难的人民,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我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为了个人生活享受的思想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江海关
我和十二位同学一起,自愿放弃到海关的工作,决心投身革命,恰逢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招生,我们就一起考取了华东革大。
在革大,我们分配在二部四班,在开学典礼上,校长舒同说明了革大的任务,是为了解放战争形势需要,吸收和培养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去领导新解放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介绍了针对任务而设置的课程,以及学习中应抱的态度和方法。
在校期间,我们生活上是供给制,食宿条件都很艰苦,远远不如海关学校。但是我们精神愉快,热情高涨,学校到处洋溢着革命的歌声,我还负责组织了“秧歌队”,积极参加的有:徐炎武、许雪霞、吴绍瑛、吴绍珍、明健秋、朱健、杨忠禹、杨忠武、吴梦蛟等同学。我们学习和排练了“扭秧歌”和“农作舞”,参加了1949年10月2日在上海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大游行,冒着雨,一路上“载歌载舞”,表达了劳动人民翻身作主的喜悦。
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习了一个多月,第一期就提前结束了,学校号召同学们到刚解放的浙江农村去,打击残余封建势力和土匪恶霸,建立新政权。一听说真要到农村去,我们一起来的十二名同学中,竟然有十个人改变了主意,他们申请回海关,认为“同样可以为人民服务”,组织上也没有阻拦。最后,只有一位同学和我,仍然坚持下乡,我们俩都是那时候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
我们华东革大二部到浙江有 1020人,到嘉兴地区约有300余人,到吴兴县约有20人,林家洵、赵志驭、邵德义和我4人被分配到南浔区。
出发的那天,我们的队伍歌声不断,学员们志气高昂!记得有一晚在一个小站候车时,只见当空半轮明月,周围点点寒星,在秋夜里闪烁,有位同学诗意地说:“天上星星,是农民的眼睛,盼望着我们。"
华东革大的学员
我们四人抵达吴兴县南浔区,区政府设在南浔镇,区委书记冯化东同志,区长钦风阶同志,都是南下老干部,他们热烈地欢迎了我们,比我们先到的几位“湖嘉公学"的同志们,也高兴地和我们握了手。
区委书记是冯化东同志介绍说,这里刚解放,社会面情况复杂,常常有敌人的破坏活动,主要的恶势力有土匪、一贯道等。敌人了解我们政府人少,竟敢在区政府附近袭击我们的干部,不久前,有一位区文书被杀害牺牲,大家一定要遵守纪律,凡事听从指挥。接着,区长钦风阶同志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的工作是协助区长,分管南浔镇及镇郊“乡三村”(约半个乡范围)的征粮工作。
革命干部
我们早上六点起来,在区长钦风阶同志带头下,开荒种地,以自己的劳动产出改善生活,白天照常工作,晚上还要站岗放哨防土匪。有一次我在晚上放哨后,由于疲劳,忘了卸子弹,就持枪和衣而睡,次日匆忙赶赴镇上群众大会,路途中误触了枪机而“走火”,幸好没有误伤到人,这件事给了我极大的教训。
还有一次我们征粮工作队在“三村”的征粮动员大会后,竟有几个一贯道徒众,煽动群众跟着我们向区政府走,我们工作队并不听劝止,人越聚越多,气氛非常紧张。当时我们已觉察到他们是要上街闹事,决定制止于未然。我们预先在一个道路转弯处隐蔽,突然回头拘捕为首的一贯道徒,为了压制混乱场面,工作队员向天鸣了枪,并向群众宣传劝说,一举制止了这次未遂风潮。
事后,我正思考,是否有过火之处?却得到冯化东书记的肯定,原来这是一贯道预谋挑起吴兴县群众,向县政府请愿抗粮的一起严重事件。而我们并不知晓,但是我们工作队的这一果断措施,使得南浔区没有卷入全县“闹事”风潮之中。冯化东书记还要我在区干会议上,作汇报介绍。
江南水乡
几天后,征粮工作队李振兰同志找我谈话,要调我到三长乡做扭转落后乡的工作,该乡地势特别狭长,南抵桐乡等县交界,距区政府最远,且敌情复杂,过去因干群关系紧张,导致群众基础差,调换过几位乡干部,大多做不久长。各项工作都很被动,征粮在即,必须大力去扭转落后,我接受了这任务,只要求李振兰同志“加强(我的)武装",我认为自己的旧式步枪,难以应付复杂的敌情,但指导员李振兰同志劝勉我说:“单靠武器好,反易招祸,只有密切依靠群众和发动群众,才是根本办法。”我想,他的话很正确,要依靠发动群众去完成各项任务。
忙碌的农人
刚到三长乡工作,人生路不熟,有时路上遇到风雨,身上唯一的那套棉衣裤,就成为雨衣,裤脚沾满泥,烤火时又烧成洞,身上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到一个村中发动群众,开完会归途中迷了路,在一片有坟堆的桑树林中转来转去,就是走不出去,正烦恼时,又来了一群恶犬,尾随不舍,我只得时以步枪作射击状恐吓,也许“狗通人性”,狗群也就不敢太靠近,走了大半天终于脱险。
为了充分发动群众,吴兴县里邀请支农的省委文工团工作队,来各区演出了“白毛女”等节目,主角是青年演员杨燕文,她出色的表演,使人热泪盈眶,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阶级觉悟。我们"趁热打铁",联合了横街片附近几个乡,共同斗争了一贯横行乡里罪恶累累的恶霸“五只老虎”中的父子二人,参加斗争大会的各乡群众“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受过恶霸欺辱的群众进行了血泪控诉。根据群众揭发,我们工作队调查后认为罪证确凿,经上报批准,依法判处他俩死刑,召开公审大会,立即执行。
公审大会
宣判时,群众一齐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通过我们的这场运动,伸张了正义,吐气扬眉,大快人心,群众空前地发动起来了。
一次我在二村运送公粮时,装完船已经傍晚了,有村干部来报告说,河中发现匪船,其中有匪徒是他们认识的,怎么办?公粮必须起运,没有退路。我一面派那个认识土匪的人,前去告诫土匪“勿吃窝边草",解放大军和区中队就在附近,一面向南浔区委和乌镇驻军通了电话,请求就近援助,但乌镇驻军的武装力量都在外剿匪,一时来不及抽调,区中队的民兵没有车辆,赶过来需要时间。我于是当机立断,采取立刻开船,力争在天黑前驶离该匪的势力范围,再请区中队沿河赶来中途接应,我端着那枝老式步枪,站在船头押运粮食。
江南水乡
也许是匪徒听了告诫,也许是摄于解放大军的威名,一路上没有遇到匪船,我们安全地到达了南浔区。征粮工作队李振兰指导员十分高兴,即派了通讯员和民兵连夜护送我回三长乡,以便次日及时召开了全乡的征粮会议,以点带面地推动了全乡的征粮任务的胜利完成。在这期间,我担任了区民政助理员。
江南水乡
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在完成任务后,就调回吴兴县工商科工作了。
通过革命实践,我体会到革大的学习是十分符合实际的。是革命工作的“指路明灯”,特别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和“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党的传统优良作风,使我终生受益。
我要感谢区委领导和战友们对我的关怀、爱护。特别南下老同志们的优良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在南浔这个革命大家庭中,虽然艰苦,但精神世界无比丰富,我以曾经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留下自己年轻的足迹而自豪,这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