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当全球还在为印巴4天激烈冲突后的停火协议松一口气时,印度总理莫迪突然宣布启动为期10天的“全国胜利庆祝”。



一边是边境士兵清点阵亡名单,一边是城市街头万人挥舞国旗高唱爱国歌曲——这场被外媒称作“魔幻现实主义”的狂欢,究竟藏着什么政治密码?

冲突复盘:从导弹互射到“胜利叙事”

5月7日,印控克什米尔游客遇袭事件点燃导火索。印度随即以“反恐”为由空袭巴基斯坦,巴方则用中国制造的SH-15卡车炮摧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并击落6架印度战机,包括单价2.5亿美元的“阵风”战机。

这场持续96小时的冲突造成双方至少67人死亡,印度70%电网瘫痪导致1.5万亿卢比经济损失,边境农民因水源切断面临绝收。



然而5月10日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印度政府就启动了一场更宏大的“战役”——莫迪身着白衣在亚当布尔空军基地振臂高呼:“我们的武器震惊了世界!”身后隐约可见的S-400残骸,被巧妙剪辑成“胜利图腾”在国有电视台循环播放。

庆典背后的三重算计

这场耗资500亿卢比的狂欢,远不止“致敬军人”那么简单。

第一,经济困局的遮羞布。印度当前经济增速跌至4.5%,卢比汇率创历史新低,失业率突破12%,农民抗议已蔓延至23个邦。

莫迪将本可用于电网修复的2000亿卢比,转而订购韩国K-9自行榴弹炮,并在庆祝首日向边境部队空运3万面国旗——用《华尔街日报》的话说:“当数据无法支撑执政合法性时,民族主义是最廉价的强心针。”



第二,选举机器的燃料。2025年恰逢印度大选年,莫迪所在的印人党在西孟加拉邦选举中,曾靠炒作宗教议题逆袭斩获35席。

此次“十日巡游”正是该策略的升级版:摩托车队载着巨型国旗穿越72个关键选区,劳军演出覆盖90%农村地区,社交媒体上“不爱国就删帖”的标签让反对声音瞬间蒸发。

第三,国际舞台的烟雾弹。就在庆祝启动当天,印度国防部被曝紧急追加订购法国“阵风”战机,试图弥补空战损失。

而新德里电视台拍摄的“胜利影像”中,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却在边境实时监控印军动向。这种“战场失利、舆论取胜”的操作,被《金融时报》称为“莫迪式胜利学”。

危险的游戏:狂欢下的暗流

看似狂热的民意背后,裂痕正在显现。

在印控克什米尔,撤离的民众看着巡游车队驶过弹坑未平的公路,匿名向BBC透露:“我们清楚前线的惨烈,但谁敢质疑‘胜利’?”

德里大学学者拉杰什·库马尔指出:“当边境士兵抚恤金还没发放,城市中产却为国旗自拍欢呼时,这场狂欢正在透支国家信用。”



更值得警惕的是国际反噬。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推特嘲讽:“用阅兵治愈战败创伤,印度创造了新疗法。”

美国务院虽表面称赞“和平胜利”,却暗中将印巴冲突风险等级上调至橙色。而中国外交部5月14日的声明意味深长:“希望有关方勿将国内矛盾转化为地区危机。”

为什么世界目瞪口呆?

从特朗普的“赢学”到莫迪的“十日狂欢”,这场21世纪的政治奇观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当真相成为可塑材料,炮弹与礼花竟能同时升空。

但正如《经济学人》的警示:“用国旗包裹的伤口终会溃烂——印度GDP每跌1%,就需要更大规模的庆典来掩盖。”



此刻,孟买的金融精英们正计算着巡游带来的股市涨幅,而北方邦的农民蹲在龟裂的稻田边,看着手机里莫迪与战机的合成照片。

两个平行世界的印度,都在等待这场盛大表演的终场哨声,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