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中期选举结果基本尘埃落定,这场被外界视为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终极对决”的政治博弈,最终没能如小马科斯所愿实现“一锤定音”。这场表面上的席位争夺,实则是围绕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弹劾案展开的生死较量——按照菲律宾法律,弹劾案在参议院表决需三分之二赞成票(16票)才能通过,而一旦莎拉被弹劾,她将终身失去竞选公职的资格。因此,小马科斯的目标很明确:通过选举拿下16张支持票;而莎拉只需要9张反对票就能守住阵地。从目前结果来看,莎拉不仅守住了,还把小马科斯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稀碎。


这场选举的关键转折点,在于莎拉精准的“以退为进”策略。改选的12个参议员席位中,马科斯派表面拿下6席,杜特尔特派4席,但其中暗藏乾坤:小马科斯的亲姐姐艾米·马科斯和首富之女卡米尔·维拉尔,在选举前一天突然宣布加入杜特尔特阵营。这两人原本是马科斯派的核心成员,但为了在民调落后的情况下保住席位,不惜“临阵倒戈”,并承诺反对弹劾莎拉。莎拉这招“借壳上市”玩得漂亮——她帮助两人在选举中压线过关,反手就为自己争取到两张关键反对票。这两张票的价值远超表面数字,直接让弹劾案的通过门槛从16票飙升至18票,几乎堵死了小马科斯的翻盘可能。

更值得玩味的是杜特尔特家族的“隐形影响力”。过去半年,舆论普遍认为杜特尔特家族大势已去,但这场选举彻底打脸了所有看衰者。艾米和卡米尔的倒戈绝非偶然,而是杜特尔特家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真实写照。两人在民调中濒临出局时,正是杜特尔特家族的地方势力和选民基础帮她们逆转局势。这种“绝地翻盘”的能力,让中立议员们不得不重新掂量杜特尔特家族的分量——在弹劾案投票时,没人敢轻易得罪这个仍能左右地方政治的老牌势力。

再看整体席位分布,马科斯派改选后能稳定控制9席,杜特尔特派7席,剩下8席中3席是明确反对弹劾的反对派,5席中立。反对派的3票加上杜特尔特的7票,莎拉已经稳稳拿到10张反对票,远超所需的9票。而中立派中只有1人倾向马科斯,剩下4人大概率会因忌惮杜特尔特家族而保持沉默或弃权。更致命的是,马科斯派内部还埋着一颗“定时炸弹”——首富之子马克·维拉尔。维拉尔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关系匪浅,且马克本人素以“墙头草”著称,在弹劾这种敏感议题上,他极可能选择弃权而非得罪杜特尔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让小马科斯的弹劾计划彻底沦为泡影。

这场选举撕开了菲律宾家族政治的真实面目:权力博弈从来不是简单的席位加减法,而是人情、利益、威慑交织的复杂棋局。莎拉作为副总统,既没有总统的行政资源,也缺乏马科斯家族的国际支持,却能通过精准的策略和家族余威逆势翻盘,不得不让人感叹“姜还是老的辣”。而小马科斯的失算,恰恰在于低估了杜特尔特家族在基层的根基和选民忠诚度——即便老杜身陷囹圄,他的“铁腕禁毒”政策仍让许多选民念念不忘,这种情感纽带远非金钱和权力能轻易撼动。

现在回头看,这场选举与其说是杜特尔特家族的胜利,不如说是菲律宾政治生态的一次“压力测试”。它证明了在这个家族势力盘根错节的国家,任何试图通过“休克疗法”颠覆政治格局的尝试都将付出惨重代价。对小马科斯而言,这次失败不仅意味着弹劾案的流产,更预示着未来三年执政将举步维艰——失去国会多数支持,他的政策推行、外交布局都将处处受限。而对莎拉来说,这场胜利不仅保住了政治生命,更让她成为杜特尔特家族当之无愧的“掌舵人”,为2028年总统大选埋下了一颗重磅棋子。

菲律宾的政治大戏远未落幕,但至少这一局,杜特尔特家族用实力证明:瘦死的骆驼,依然能踩死轻敌的狮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