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信大家关注到了一个叫韩琳的美貌获奖女子,她是甘肃人民医院的副院长。2025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这一天,她获得了南丁格尔奖。

南丁格尔奖每两年评一次,今年中国推荐的有7人,翰琳是唯一一个身份不一样的。其他获奖的人都是一线护士或护士长,而她如今是副院长。

再加上她拥有过人的美貌,还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创造发明专利。所以她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人物,网友在翻看她的履历的时候,发现她当副院长有两年了,真的在一线护士岗位干过吗?即便是干过,又干过几年呢?

她获得了这个奖项,对一线护士公平吗?



翰琳得了这个奖是事实,至于说为何她应该得这个奖?可能是和她的不平凡有关吧,这么说吧,韩琳绝对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根据红十字官网讲述的,她是从1995年16岁开始当护士的。

她在当护士的同时,不忘记学习晋升自己的学历,等于是她边当护士边学习,从一个卫校中专学生,一直读到北京协和医学博士。

2010年,她被评为护士长,后来相继被评为教授,院士。她是2021年成为美国会科学院院士的,2023年晋升为了副院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她边当护士边学习,边升迁的过程中,她总共写了160篇论文,发明了20项专利,还建了甘肃第一个护理实验中学。



这样优秀的人,如此励志的一个人,从一个普通护士,逆袭成院士,副院长。难道不应该得这个奖项吗?虽然红十字官网也写了,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必须是长期在一线干护理工作的人,其它获奖人,也都是一线工作的护士或护士长,甚至她们没有任何头衔。

但是,没有规定副院长不可以得该奖呀。

再说了韩琳是这两年升为副院长的。之前升为教授和院士,谁规定的教授和院士不做一线护理工作呢?不给病人打针,做其它相关工作的?既然人家得了这个奖,肯定是经得起考验的。



也有网友就说了,160篇论文想要写下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呀,至少花费很长的时间,天天研究论文,她还有时间做一线工作吗。

按照韩琳副院长工作的年龄,她每年都要完成六到七篇论文。

不得不说,这个难度还是相当大的,20项发明就更难做到了,太多人一辈子连一个发明都创造不了。但是,不可否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

李时珍是天才,华佗是天才,孙思邈是天才,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天才。我们很幸运的是,在我们生活的年代,我们遇到了韩琳。

她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



单看她取得的这些成果,把南丁格尔奖颁发给她,确实是实至名归的。

毕竟人家取得的成绩在这里摆着呢?而且论文是做不了假的,审核特别严格,这几天医护人员论文也频频上热搜,大家也了解什么情况了。

关键是她很励志,除了伺候病人,搞好学业外,还要挖空心思长年累月写论文,搞发明。

这是很难得的。

可以说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医疗事业,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得这个奖项吗?红十字会的口碑,还是值得信赖的,红十字会推荐的人,绝对不会是不学无术之人。

所以她得这个奖,实至名归。



根据甘肃任命医院官网的显示,韩琳副院长分管医院科研和护理部。知情人透露,她这两年主要的精力,是在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偶尔也会参与疑难病例讨论。她获奖后,她的朋友晒出来的,她的朋友圈发的,她平时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学术会议和医院管理培训方面的照片。



说实话都副院长了,再去做一线护士工作,有点人才浪费,大材小用。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应该管理多大的事情,一线护士的工作,任何人都可以做。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韩琳。恐怕放在全国所有护士当中,能写论文比韩琳副院长多的,几乎是找不到的。

所以就人家取得的这些成就,足获得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对不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