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平县旧屋基乡创新实施“网格指导员”工作机制,选派76名机关工作人员担任全乡76名网格指导员,以“彝汉双语传党声、民族智慧解难题、特色服务暖民心”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新路径。

  党建领航,“三级网格”贯通治理末梢。针对山区村寨分散、治理半径过大的实际,旧屋基乡构建乡、村(社区)及村(社区)以下的三级网格治理体系。整合村组干部和基层党员,合理增加网格员人数,确保每名网格员联系服务16户,实现网格划分精准、规模适度、效能显著。在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指导员、1至3名网格员、N名调解员,形成“政策直达户、服务不出格”的治理格局。创新“火塘夜话”等特色议事机制,推动全乡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6%。

  三方联动,破解农村地区治理难题。为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旧屋基乡依托乡综治中心,构建“网格指导员+网格员+吹哨人”三方联动机制。网格指导员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双语调解队,巧用谚语调解法化解民俗纠纷;网格员常态化巡查网格,依托“四色矛盾分级管理”台账,精准识别邻里矛盾、土地争议等风险隐患;“吹哨人”发挥“前哨”作用,发动乡贤、调解员等群体,遇到矛盾纠纷,及时吹哨预警。三方协同推行“分级响应”机制:简易矛盾由网格员现场调解“马上办”;复杂问题由指导员牵头,联动司法所、派出所“联合办”;重大风险启动“吹哨报到”,综治中心牵头集结多方力量“攻坚办”。

  “七色服务”,激活民族治理新动能。旧屋基乡创新构建“七色服务”体系,以民族团结赋能基层治理。红色先锋服务队成立临时党支部,2024年雨季转移受灾群众、整治隐患,彰显党建引领担当。橙色文化服务队融合非遗与治理,建成彝绣工坊,带动200余人增收。绿色生态服务队组建护林队,开展野生植物保护行动,74.5%森林覆盖率筑牢生态屏障。青色技能服务队开展技能培训50余场,惠及群众1200余人。金色产业服务队打造特色旅游线,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粉色传承服务队关心关注关爱老幼群体,每年为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3万元,建立亲情联系卡,实现服务全覆盖。蓝色平安服务队强化普法,创新“四色矛盾管理”,3年来,基层普法走遍全乡56个村村寨寨,共化解纠纷246起。

  记者 甘仕恩 通讯员 董文祺 伍根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