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缩水背后是制度性变革。



2014年改革彻底颠覆传统计发模式。 过渡期结束后完全采用企业化核算方式。 缴费年限和指数成核心变量。

职务工资与绩效补贴不再参与计算。

某副处级干部月薪1.2万退休仅拿7800元。 职业年金补差仍难填平待遇鸿沟。

新旧制度对比产生巨大心理落差。 老办法90%比例参照的是基本工资部分。 实际替代率包含隐性福利缩水。

车补餐补等现金福利退休后全部归零。 长三角地区出现集体咨询潮。



部分退休教师联名要求公开核算明细。 专家称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十年。

并轨初期必然存在阵痛期。 我个人认为制度透明化是关键。 每月工资条应增加养老金模拟测算栏目。

你看那核算公式复杂得像高数题。

普通职工根本搞不懂咋算的。 年轻公务员开始担忧未来待遇。

某省厅35岁科长已自费购买商业保险。



改革从来不是请客吃饭。

阵痛过后或能建立更公平体系。 评论区肯定有人要杠精。

但数据不会说谎。

留个思考题给大家琢磨。 同样工龄为何企业职工差更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