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据河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河南省郑州市有夜市摊贩反映称,近期一位“神秘人”突然找上门,声称只要每月上交一条价值240至260元的芙蓉王香烟,就能确保在夜市顺利经营,否则将面临无法继续摆摊的困境。“神秘人”还表示,这些香烟是用于“打点城管关系”,以换取日常巡查的“豁免权”。

此事曝光后,很快激起热议,“神秘人”的身份背景,也因此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5月11日晚,郑州经开区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媒体报道经开八大街地铁口夜市摊贩收取香烟初步调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经初步核实,经开区明湖办事处涉事人员袁某某,涉嫌授意个别夜市商贩,向其他夜市商贩收取香烟,现已对袁某某停职调查,并依法依纪从严从快处理;对其他涉事人员,下一步将根据深入调查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在这起事件中,当事摊贩的遭遇与“神秘人”索要财物的方式,多少会让人产生一种“今夕是何年”的讶异感。毕竟,这种由代理人向商户索取财物,用于“打点”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套路,实在过于简单粗暴,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揭露和整治。因此,在社会大众的心目中,这种恶行按理说应该早已绝迹。然而,郑州经开区方面的通报,不仅证实了摊贩反映的情况,还坐实了确有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参与其中。

在有关部门大力整治各种“吃拿卡要”“蝇贪蚁腐”,叠加互联网时代“处处都有摄像头、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大背景下,身为经开区工作人员的袁某某与接受其授意的商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勒索商户,不仅弃法纪于不顾、视舆论如无物,令人大跌眼镜,也严重损害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和政务形象。

应当认识到,这伙不法分子的索贿方式如此“低级”,并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恰恰相反,不法分子越是敢用“低级”手法欺凌商户,越反映出当地的营商环境有待净化。毕竟,倘若事发夜市的经营规则合理、清晰,监管机制严格、透明,这伙人又何至于如此猖狂?另外,此事之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不法分子专门指定商户以芙蓉王香烟的形式上缴“保护费”,这其中是否存在某些灰色的香烟变现链条,使部分人从中谋取不法利益,又是否涉嫌违反烟草管理相关规定,也需进一步查清。

令人欣慰的是,面对“神秘人”的勒索行为,有商户并未畏惧于其身后的“后台”,而是选择了公开举报,这也说明商户对自身守法经营的情况有自信,认为不需要靠灰色手段“过关”。这种行为一旦被晾晒在公共舆论的阳光之下,自然无所遁形。对此,有关部门不仅要针对本案展开调查,严厉惩戒当事人的违纪违法行为,也要举一反三,对当地城管、工商、市场监管等部门展开排查。如果经过调查,这起事件只是极端个案,有关部门还需引以为戒,加强监管,让此类事件不再有重演的土壤;万一袁某某的行为并非孤例,而是更大规模不端现象的一部分,有关部门更要一查到底,绝不手下留情,如此才能取信于社会大众,维护法治权威,将这种“吃拿卡要”手段彻底扫入历史的垃圾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