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给中国打电话。这事听着挺搞笑,但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为啥?
因为他等这个电话,等了整整一个多月了!
他嘴上说得轻松,“可能会和中方领导人通话”,可实际上,心里怕是早就急得团团转。 咱们先把这事说清楚。
这两天,中美刚刚在日内瓦完成了一轮谈判,官方说是“富有成效”。
这词听着挺官方,但翻译成人话就是——有点眉目了,能谈下去了。于是,特朗普赶紧跳出来,说他可能这个周末就要和中方通电话。
别小看这通电话。要真打成了,这可是他第二任期以来,跟中方领导人的第一次直接对话。
上一次,还是他宣誓就职前三天。
你说这跨度,像不像朋友闹别扭后,终于鼓起勇气发微信的那一刻?
这电话不是随便聊聊天的,重点是要谈关税问题。虽然这次中美互降了115%的关税,但有24%的部分只是“暂停”了90天。
这90天一过,如果谈不拢,就得恢复征收。所以这通电话,关键得很。
就像谈恋爱,你给了人家三个月冷静期,现在冷静完了,是复合,还是彻底拜拜,全看这次沟通。
特朗普的算盘不难猜。
他希望中方在增购美国产品、放松稀土出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上给点面子。而中方也不是吃素的,肯定要美国承诺“不再提高关税”,还得放松对中企的技术限制。
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
关键在于——特朗普这个人,说翻脸就翻脸。2018年5月的事大家还记得吧?
当时中美刚刚达成“暂停贸易战”的协议,联合声明都发出去了,没一个月,特朗普就变卦了,美国开始加征关税,直接把当时10%的税率干到了25%。
你说这事换谁不窝火?中方当场反制,那场面真是“以牙还牙”,毫不含糊。
所以现在中方再跟他谈,肯定比七年前谨慎多了。
不能说话就信,得防着他反手再来一刀。说到底,合作是希望,但不能丢了底线。
讲真,这次特朗普这么急着要通话,背后原因挺现实的——美国现在也不容易。耶鲁大学的数据说了,现在这些关税让美国人每人年均多支出2800美元,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大。
这个数字,真不是小数,够吃大半年饭了。 别看他嘴上强硬,说什么“美国掌握所有牌”。
真有牌,还能等电话一个月?他当初还说要和其他15到18个国家谈贸易,结果谈成的就两个——英国和中国。
英国那边没松口太多,中国则是对等让步。
这么一比,其他国家看明白了:美国也就那点招数,硬扛着,美国也得低头。 你看日本就很强硬。
人家首相石破茂在国会上明确表示,不会达成不包含汽车关税的协议,不想为了保护农业,牺牲汽车。人家知道怎么谈,底线清晰,特朗普也只能干着急。
欧盟更狠,直接拿出了一份超1000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税清单,要是真谈崩了,立刻实施。
特朗普气得发言都直了,说欧盟比中国还难搞! 可问题是,美国还真拿他们没啥办法。
你看现在,中方那边态度很稳,谈可以,合作也可以,但你要变脸,咱也不是吃亏的主。
所以说,特朗普现在这么积极打电话,不只是“热情”,其实是被形势逼的。
这事有意思在哪?就在于一个字:变。
特朗普这个人变,你防不住;但世界也变了,美国不再是唯一的“老大哥”。以前他可以随便出牌,现在别人学聪明了,知道怎么应对。
以前一个电话搞定的事,现在得谈好多轮,还不一定成。
所以这通电话打不打成,说实话,我觉得也不重要了。关键是,美国得真正学会尊重别国,不是嘴上说说。
而我们,也得始终坚持底线,别被几句“好话”就带了节奏。
说到底,这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
你看,现在特朗普想要谈,得摆出诚意来。
不是你说“中方打个电话”,就真有人搭理你。 所以别看新闻说他“可能会通话”,我更想说,这不只是通个电话的事,是两个国家之间,谁更懂合作,谁更稳得住气的问题。
你说对不对? 最后一句话总结这事——合作可以,原则不能丢;谈判有诚意,信任靠积累。
特朗普急归急,咱不急,咱有的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