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日内瓦说出“中国合作伙伴”时,我国网友笑了:之前不是管我们叫“战略竞争对手”吗?更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依然保持“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态度,哪怕事后特朗普翻脸不认人,中国手里的王炸也有能力再和美国较量一轮。
那么,我方手里还有什么牌?
一、中国站着谈判才能赢
“挺直腰杆比跪着求生更能赢得尊重”,这是2025年中美贸易战的唯一启示。
在刚过去的几天内,中美在日内瓦郊区进行了谈判。这场谈判的核心成果是美方取消了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并首次在联合声明中白纸黑字写下“相互尊重”的原则。
更具有说服力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记者会上使用了“建设性”一词评价中方。
谁都能看的出来,美方的这种态度转变与一个月前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月前的特朗普还在镜头前威胁要将对华关税提升至 245%,甚至宣称“中国比我们更需要谈判”。
按照现实来说,中美这场贸易战彼此都有所损伤,但“宁愿损伤也要坚持到底”就是中国“不跪”的底气。
面对美国的威慑,其他的国家抱头鼠窜:英国为了降低汽车关税被迫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车企因美国关税导致净利润暴跌 34.9% 。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在谈判中始终坚持对等原则,官媒发布宣传标语“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
除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和美国的小弟日本,欧盟“下跪”后也吃尽苦头。在数字税问题上对美妥协后,硅谷巨头立刻把税单转嫁给欧洲中小企业。
反观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从14%降到10%的同时,4月整体出口却逆势增长8.1%,很显然,中国在依靠其他的朋友圈挣扎出路。
二、“跪”与“不跪”的各自结局
这场关税战打到 2025 年 4 月,双方都已伤痕累累。特朗普引以为傲的145%关税,最终成了插向自家经济的回旋镖。美国的通胀率因关税升至 5.8%,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
4月国际资本净流出达 820 亿美元,创 1998 年以来最高纪录。
中国同样承受着压力。2025 年前四个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 21%、纺织服装行业20%的出口萎缩。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缓解了冲击:对东盟、印度出口分别增长 20.8% 和 21.7%,RCEP 成员国贸易额占比提升至 38%。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命中美国痛点:暂停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大豆进口量减少 40%,转而与巴西签署农产品大单。
对比来看,是美国先扛不住“投了降”,不过大家没想到的是,美国的白旗会来的这么快。
遥想当年,他们纠结一帮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耀武扬威的时候,从来没有将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放在眼里,朝鲜战争持续了两年才结束;而2025年的贸易战,特朗普团队造势一年的“中美脱钩”“制造业回流”仅仅用了一个月就宣告完蛋。
网友评论:这何尝不是一种胜利?
事实的确如此,哪怕中国的外贸经济在此过程中损失不少,只要坚持到美国主动说“累”
那我方就“不算输”。
三、我方王炸在手还能战斗
更提气的是,即使特朗普翻脸,美国政客说话不算话,中国手里的王牌依然能让美国疼到骨子里。
据报道,中国获得了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对等关税90天暂缓+10%基础关税”,与此同时,中方也保留了10%的对美反制关税。除了90天的关税“保护期”,声明还明确了要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于是有网友担心,万一对面翻脸不认人,中国又当如何?
事实上,我方最锋利的“王炸”稀土出口管制会是一记绝杀。中国掌控全球 90% 的稀土精炼产能,而美国 F-35 战斗机单机需 408 公斤稀土,其本土冶炼技术落后,重建供应链需至少 8-10 年。
2025 年4月,中国对钐、铽等 7 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直接影响美国军工生产。
更绝的是,中国虽然暂停了 4 月 2 日后的部分管制,但通过打击走私、强化审批维持实际管控,甚至要求企业提供终端用途声明。这种精准打击让美国国防部不得不顾虑他们没有稀土的日子该怎么继续。
此外,数字人民币的突进也让美元霸权的裂缝逐渐变大。如果这些王牌组合出击,美国又怎么敢在谈判桌上掀桌子?所以说,这场博弈最讽刺之处在于:当中国亮出所有底牌时,美国手里只剩下一张老掉牙的被关税大棒旧牌。
参考资料:
中美首轮谈判发布联合声明:90天关税暂停,中美经济重新审视互补性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