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祥,出生于河南郑州。因一次群众演员经历,点燃对表演的热爱,1992 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1997 年,李易祥主演电视剧《千秋家国梦》,开启演艺生涯。2003 年,凭借《盲井》中宋金明一角初绽光芒,斩获第 2 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6 年,其在《鸡犬不宁》里饰演马三,获第 14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提名第 26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此后,《我叫刘跃进》里的民工刘跃进、《神话》中的刘邦等角色,皆展现出他精湛演技与多元戏路。在《山海情》《悬崖》等作品中,他同样贡献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因常塑造贴近生活的角色,他被称为 “平民影帝”。
平民影帝:李易祥
主持人:欢迎李易祥老师做客我们的节目,想问一下您从早期作品到《山海情》《悬崖》等等,您的戏路经历了怎么样的变化?能跟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吗?
李易祥:因为我是19岁考上的北京电影学院。在学校的时候也拍过一些电视剧和电影。毕业之后呢,拍过应该大家应该会有印象的,《征服》、《军人机密》、《无处藏身》、《神话》。然后到《山海情》和《悬崖》的时候,我觉得是可能人生需要有一些历练和沉淀。你对角色的这种内涵呀,故事的深度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理解,你在演绎人物的时候,会更走入人物的内心,就把这个人物可能演会更丰满。
主持人:太棒了!刚刚也提到了《山海情》当中,您的表演被赞非常接地气。饰演的父亲,您有没有为角色做哪一些准备?比如说方言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造型有哪些准备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易祥:对,这个应该是造型指导,他们见了我之后觉得呀,太白了。因为在那边相对来说你要演一个像西北这边农民,他的那种肤色,这种质感可能跟城市人不太一样。他们就很用心,包括这种脸上的肤色,然后又要有那种毛孔比较粗,就用了有很多这样的手段。他是要说西北方言,西北方言正好我合作过有演员正好也在那,然后就是他说一句我学一句,说一句学一句,反正这个虽然没有说像当地人说得那么溜,但是我觉得还是比较努力嘛,更加能够去接近更真实吧。
对于这种人物比较接地气的人物,你还说话还是要像,但是又不能像学说出来的,就要反复练,练得熟能生巧。
主持人:让我们想到了您和王宝强的合作,好像双方私底下也是说方言的,《盲井》当中。李老师演的是宝强的二叔,这份感情呢,也从戏里到了戏外,就感觉这部戏像是你们结缘的一部戏,两个人就像亲叔侄一样的这份真情。在娱乐圈真的非常难得,也因为这份叔侄情,后来你们好像又结缘拍了《棋士》。盲井的拍摄过程,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趣事?为什么会当时跟他处成了亲叔侄这份感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能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吗?
李易祥:因为可能跟这个角色和宝强这个角色有一点关联,我是一直要保护这个孩子,不想让他在这么年轻的年龄就终结了这个生命,我一直在保护的,然后导演当时安排的房间是我自己住单间。宝强可能跟其他的人住,然后我就跟导演提出,我说能不能我俩(宝强)住一个房间……你生活中的细节反而会让你更加跟人物更接近嘛。
然后导演说可以。我们俩就住在一个房间,几乎可能有半个月都没有洗脸,为了有那种矿工质感吧。只有手心是白的,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用煤炭,自然粉尘就慢慢皮肤覆盖成这样。我记得印象特别深,我们拍完戏我们俩在一个房间,然后早上我是7点钟要赶那个长途汽车要回城,5点钟我起床收拾东西,宝强就起来了,起来帮我收东西。我说你睡吧,我语气语态跟戏里面是一模一样,他也不吱声。就默默帮我收拾完之后拿着我那个包,默默到那个公交车站去,一直等着车来了,坐上车了,然后就离开那个拍摄地方。这是我觉得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常态可能戏里面就延伸到了这个生活中。包括现在宝强见我还是二叔,他参加其他有些活动,包括《棋士》的发布会,他也是这么称呼。二叔好像就变成了我们俩更亲密的一种称呼。
主持人:不管以后拍任何的角色,你永远都是他的二叔,对不对?这份感情永远都不会变。
李易祥:我们俩现在微信有时候通话还是称呼二叔,很难得。我觉得可能因为宝强的第一部戏嘛,因为虽然没有什么表演的经验,但是我觉得他质朴和真诚,他其实有时候访谈也说,“那个时候我也不会演,都是他带着我”。就说我带着他,其实我觉得反而是这种没有表演的演员,可能他给我的东西是更本能的东西,反而是我能够跟他在一块交流的时候,会更接地气,更生动,更生活。
主持人:是后来在《棋士》又再次相遇,你有看到他的变化和成长吗?觉得跟以前的宝强有什么不一样?
李易祥:很大的区别,很敬业,而且很专业。他知道拍故事的核心在哪,因为他也是这部剧的监制嘛,所以有时候在现场,哪怕我们服装造型定好之后。他也会有他的意见,就每一个细节,他会去参与整个表演,会更累一点,因为《棋士》这个董炳辉这个人物嘛,他反而是从一个围棋老师如何蜕变成这种一个犯罪高手,而且是高智商犯罪,他的每一步,每一个扣。包括表演上的每一个细节,你看似是很随意的,每一个都是他很用心去琢磨出来,是更能够去服务剧的。我觉得好的剧它是用人物出发嘛,从人物出发去推动剧情,观众的代入感就特别强。
后来有一次就是结尾还没有播的时候,正好我一到公司还跟他聊,我说这个结尾到底是什么样?然后他就一直说,你得去看,你看就知道了。你看到后面他其实埋了很多伏笔。我就觉得其实好的剧,就是一方面是演员的创作,另一方面是对整个,你从人物出发,如何去吸引观众,如何能够带着观众去完成这部剧。观众会有参与,我相信可能一年以后大家再去想《棋士》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点能让大家想起来。后来他为什么在车上,他写了一个东西,他给他哥做了一个局,就每一个点,我觉得其实还是值得推敲的吧。
主持人:是的,刚刚详细地说到了《棋士》的拍摄,当时对于王宝强的一些印象。由王宝强监制主演的电视剧《棋士》后来也引起了很大的一些反响。您在当中饰演王宝强的老同学董炳辉,您饰演过这么多角色,您觉得哪一个角色是比较接近真实的李易祥,哪一个反差是最大的?能在我们《即刻出发》节目当中跟大家一起分享吗?
李易祥:其实我演过一个河南方言的电影,它是个系列的,第一部:《不是闹着玩的》;第二部:《闹着玩的》;第三部《真不是闹着玩的》,闹着玩系列。他是一个农村的青年,他是帮人去实现别人梦想的这样一个电影,我觉得可能这个人物更接近我。《闹着玩的》也是岳云鹏的第一部戏,第一部电影,好像他参加有一个节目,他说我还演过一部电影,叫《闹着玩的》。
我们在一块合作,我就觉得我本人可能更愿意去做一些能成就别人的事吧。我可能是很想这样,而且宝强第一部戏也跟我演,岳云鹏这个也是跟我演,我们当时就是在现场拍摄的时候。他当时还是有一点紧张嘛,因为没有什么表演经验的。“哥,你看我演得中不中?"
你觉得岳云鹏跟宝强身上有一点,就是特别质朴,很真实,我觉得这个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我从他们身上真是学到很多这种很好的这个品质。
主持人:这种品质也是支持我们一直走下去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可能有的时候条件会非常艰苦,比如说像《悬崖》,是不是拍摄的时候条件就比较艰苦?李易祥老师会怎么样快速地去适应?
李易祥:有时候艰苦,我们因为在一个运钞车上,要把那个烟要烧起来,运钞车里没法喘息。后来我是把那个后面那个门给踹开了,要不然里面真是大家没办法呼吸。
另外有一场戏是下雨的戏,原来是没有雨的,原来是等于这个故事,等于是经历了一个车祸嘛。车祸之后,等于我演这个人去复仇,等了8年,那个车祸后来我就跟导演说,我说如果车祸是这样的,我说太干了,能不能下点雨?其实那是12月,我说的这个想法其实是给自己的表演增加了这个难度的,但导演当时一听呀,祥哥,我明白,可以。当时就接受了这个想法,但是当地没有那个消防用的车,它是浇花,洒水车呀。
就用34个人在那拍了一夜,因为晚上11点拍到凌晨3点多,拍完了天很凉,我就觉得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还是为了这个人物,为了这个戏,我觉得这种苦还是很值得的。当时灯光拿了个大灯给我烤着,拍完一条,我站那烤一会,身上就冒着这个白烟,烤完刚暖和完,又要趴到地上再浇,继续浇水。可能这就是因为我选择这个职业,我也就觉得其实你可以去体会很多人生,你也可以去体会这种痛苦,或者很难以忍受的,但是你选择的职业就要把这个职业做好嘛,毕竟是一个专业演员。
我觉得还是挺值的,播出来拍出来的效果还是很好。
主持人:刚刚提到了很多类似于我们身体机能的一些挑战,在12月底的时候拍了一夜的这种下雨的,非常冷的戏,对身体的机能,对自己的心态。对自己所有各方面的一些感观都是一种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是演员他也体会到了各行各业不同的艰辛,收获了比我们更多倍的阅历和人生,肯定是有付出,有收获的。
那有没有快乐的部分?你看到这个美景,觉得还好,我来了,我看到了,我体会到了,就有没有让您震撼到的一些美景,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
李易祥:我拍过一个《军人机密》。在北京,在门头沟拍的这样一个戏,它是一个拯救飞虎队的这样一个故事。当时在这种就是很深山里面,你就看到美景,包括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像四合院一样的房子,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这种宾馆条件,虽然也是有点艰苦,但是一推门开门见山,你就看到这种美景的时候,就会觉得你很容易跟大自然在一起的时候,就很容易放松。工作是比较艰苦,但是周围的环境也特别好,特别有时候想到这个戏的时候,觉得虽然那种炸点,然后又翻山越岭。但是又能够去游玩,又能够去演绎这种角色,就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太棒了!也给我们安利推荐了门头沟的景色,希望大家有空的话也能够多多地跟大自然在一起,多放松。刚刚我们提到了很多的一些像岳云鹏或者是王宝强第一部戏给您带来的一些就是朴素方面的一些震撼。那您觉得好演员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特别欣赏的一些同行能跟我们聊一聊吗?
李易祥:其实我觉得现在目前很多演员他能够到这个位置被大家喜欢,他们身上有一种品质,我就觉得那种就为了角色奋不顾身。我前一段看张译,张译不是又得了这个华表奖吗,我觉得他也是一个很好的演员。当时拍张艺谋《一秒钟》嘛,然后他就暴瘦,可能有对身体是有损伤的。
我觉得像宝强拍《八角笼中》又增肥,后来然后再去减肥,很多这样的演员,我就觉得他们可能就是真的就是奋不顾身,包括现在年轻一代的这些演员也都咋说,我就觉得他们身上有一种东西。可能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从影已经有30年了吧,让我看到他们很能吃苦,可能完成的这种角色,这种难度,包括前期投入准备这个工作还是蛮多的。
主持人:那你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类似于演戏的信条,或是总结30年来每次接到戏,你就说我可能个人的这个坚持是什么,有没有自己的一套类似于这样的总结和理论。
李易祥:我觉得平时就要做好心理建设。你平时就要做一个能够去平衡自己情绪的人,你平衡好情绪,到现场的时候,不管有任何情况,因为你演角色,就是要把角色的情绪,情感要表达出来。你平时能够去平衡这种情绪,这是平时的心理建设,再一个身体的建设。稍微有一些适当的要有运动嘛,让自己能够保持这种活力,这样你在拍戏的时候,遇见有一些,比如有些动作戏,有一些有挑战的这种戏,就像我说那个,如果一下雨,你马上12月份,第二天还要工作。
你的这种免疫力比较高,一个是心态上,一个是身体上都要做到一个平衡,我觉得再一个就是多接近大自然。因为我平时也很喜欢玩,多接近大自然,到大自然你就放空了。好像也容易找到那种比较舒适的感觉,就像你工作的时候,你要是全身心的要去投入自己,是一个完全的要一个投入的状态,你会比较消耗,然后你到大自然的时候,你又会比较放松,会有一个补充。我觉得工作跟生活还是要有一个平衡。
主持人:您曾经在《神话》当中饰演刘邦是个非常出圈的一个角色,您会不会主动去争取您想要演的一些角色?有没有过遗憾,错失了这样的剧本,觉得挺遗憾的?
李易祥:”谷子地“当时《集结号》的时候,因为冯导当时找过我嘛,就是可能,就当时因为谷子地这个人物也跟我聊了很久,包括试了造型化妆。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角色就失之交臂了。因为我觉得那种人物也是我很喜欢去尝试的人物,就有很多东西,演员都是机缘巧合,我相信有很多演员可能在他生命中也会有很多好的运气,也有一些可能没有得到的角色,但是我总的来说,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演员。
我小时候其貌不扬,考上电影学院,我们老师也说了我这样的形象,可能以后戏里面也会有三号四号那样的人物,也会需要这样的形象,但是其实我毕业之后演了很多主演嘛。我已经很幸运,虽然也有错失,但是还是应该很感恩生活给我的已经很多了。
主持人:希望我们刚刚说到的这一些遗憾,以后都不会再有了,只剩下圆满了,那前面呢,他也聊了从影30年来的一些感悟,然后呢,从底层小人物到金鸡奖提名演员,用了这么长时间去证明他真正的演技就藏在生活的褶皱当中。演过非常多的悬疑片,不知道对于李老师来说《出走的决心》这一类的题材您比较喜欢,还是说现实题材的比较喜欢,犯罪片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喜剧的一些题材,包罗万象可能不同的题材会有演绎上的一些差别。那您比较喜欢哪种类型?为什么?
李易祥:现实题材,喜剧,包括有一些魔幻的,我都挺喜欢的,我是觉得因为演员职业嘛,愿意去挑战不同的角色吧。
主持人:没有固定的一个就是。自己偏好的就是,比如说科幻,你想尝试,那您有没有就是,比如说我擅长这种领域的犯罪题材的这种可能比较细腻一些的,就有没有您比较过?
李易祥:我演过,你看《盲井》也算有点犯罪题材的。电视剧《征服》,包括《无处藏身》,这种都是有点犯罪题材的吧。虽然我演的是坏人,包括《征服》我演坏人,但是给大家留下的印象还是挺深刻的,我还演过警察,有事找王江,我演的是那个警察,是国家的一级英模嘛,他也是现实题材的,就是那个片子也偏向于更有点像纪录片那样电影。然后我就决得去尝试这样的人物,有时候他就是可能也对于我来说,表演的这种风格上更生活,当然那种特别像飞来飞去的这种,有没有过有点武侠片,我觉得我也很愿意去尝试。
其实喜剧电影是最难的,当然我也更愿意去,因为喜剧电影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喜剧反而你更认真的去做一件事。他出来那个喜剧效果就会更好,反正各种各样类型的我都演过,我个人可能更偏向于,希望能够演喜剧,因为喜剧可能大家容易带来快乐。
主持人:刚刚也想说喜剧它带给我们的一些反差,可能挑战,但是出来的效果特别好。特别能够走进人心里,那如果您推荐一部自己的作品给没有看过您戏的观众朋友们,您会选择哪一部?
李易祥:那我推荐哪一部《不是闹着玩的》。
大家可能有的人不太知道这个电影就叫《不是闹着玩的》。为什么推荐这个呢?因为是我基本上拍过的电影里面成本最低的一个点,但是因为导演和整个主创班底的那种质朴,这就是一个河南话的一个电影,它就非常质朴,拍得特别简单,但是真的非常搞笑。
(本文转自三亚之声,即刻出发节目。感谢主持人龙夜。特别编辑:小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