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哲: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没故事的人,这可能是我最焦虑的事情。
我最早想当记者的原因,就是不能接受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人生只有一次,我想去见证更多、经历更多。
十几年过去了,采访了几千个有故事的人之后,我发现自己的确见证了很多,却很难说经历了多少。
我钦佩那些生活在困顿中,挣扎着站起来,战胜自己的人。他们比我,更真切地体会过什么是「活着」的滋味。
我羡慕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专注在自己的学问里,头也不抬的人。他们比我,更懂得享受「心流」的感觉。
他们都是有故事的人。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旁观者。
刘岩就像是我的一个机会、一根救命稻草。我从没想过自己平平无奇的人生会和这样传奇的故事产生交集。
如果我能找到她,让世人知道她的故事,我也就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这也是唯一我能为她,也为我自己,做的一件事。
在上一集里,我们说到,我们家有 4 个孩子都是被一个叫刘岩的日本人接生的。随着我对刘岩坎坷和传奇的经历的越发好奇,我开始想方设法地寻找关于她的线索,想要还原出她传奇的一生。
-1-
名古屋寻找继续
「您拨叫的号码是空号,请查证后再拨,sorry,the number does not exist. Please check the number and dial again.」
■图 / 2016 年爱哲抵达名古屋
爱哲:
我现在在名古屋的地铁里。我本来拿到了宋黎明老师的手机号和地址,在国内和日本尝试拨打过手机号,但都显示是空号。 我刚才在名古屋也给当地的中国归国者协会打了电话,他们说宋黎明这个人并没有在他们协会登记过,所以我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去她的地址看一下。
敲开地址上的那栋公寓,一个女生打开了门。
「Hi, do you speak English?(你好,你会说英文吗?)」 「Sorry.(不好意思。)」
这女生不会说英语,所以我在纸上写下了宋黎明的名字和住址信息。
爱哲:
我刚走出这栋住宅,她的邻居说她已经不住在这很久了。 她的楼上有一位女孩告诉我,她应该是搬到东京去了,这位女孩的母亲认识宋黎明老师,这位女儿会帮我问下联系方式,看看能不能发给我。
走出这栋住宅,我又去了旁边拐角处的街区派出所,想问问当地警察是否知道宋黎明的信息。
当地警察:
We try to search, but we can’t find. (我们尝试找过,但是没找到。)
爱哲:
Understand, thank you. (理解,谢谢您。)
2024年重启寻找
楼上的邻居也没有找到宋黎明的联系方式,2016年名古屋寻找之旅以失败告终。
之后的几年里,我每次认识新的日本朋友,都会把刘岩和宋黎明的相关信息发给他们,请他们帮忙寻找,但是这些年里一直没有什么收获。
2024 年,我因为工作的缘故,认识了在日本生活工作多年的纪录片导演房满满。
■图 / 房满满导演作品
房满满:
大家好!我是生活在日本东京的纪录片导演房满满,我在 2022 年也在中国拍摄了关于日本遗孤的纪录片。
房满满对我寻找接生婆的想法非常感兴趣,打算拍摄我寻找的过程。于是我们把寻找思路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满满导演帮我在日本寻找线索,另一部分是我回东北继续通过家人发动邻居寻找线索。
于是,我又给我爸打了电话。
爱哲:
我准备重启寻找刘岩的事情了。
爱哲爸爸:
你怎么重启呢?你还能联系上她的后代吗?
爱哲:
现在还有可以联系到的,和宋黎明比较熟悉的人吗?
爱哲爸爸:
我再想想吧,有些事情我也不知道,我再问问别人。
爱哲:
那你这几天多多打电话问问吧~
满满导演拿着刘岩在东北的住址——桦甸县和舒兰县,她的接生婆身份, 90 年代初回到日本的时间,以及回到日本后生活在名古屋的这些信息,在日本用各种方式寻找刘岩和她女儿宋黎明的下落。
房满满:
首先,我找到了日本的厚生劳动省,下面有一个(组织)叫中国归国者支援中心。当年从东北三省回到日本的这些人,他们被叫作归国者。归国者支援中心在全国有 7 个分点,东京、名古屋都有。我去问了东京和名古屋的支援中心,能不能帮我查一下有没有叫山口秋子的人。
第二,有一个日本学者,他是专门研究残留妇人的。1945 年日本战败时,14 岁以上的女孩被叫做残留妇人,因为山口秋子属于残留妇人。我就询问了这个学者,他也帮我问了很多人。
第三,我联系了石老师。石老师是我 2022 年做的那个节目的主人公,我知道他认识很多关于满蒙开拓团的学者,很多孤儿以及志愿者,我就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因为山口秋子回日本后去名古屋生活了,我还专门打给了在名古屋支援残留孤儿和残留妇人的团体里的人,定向查了一下名古屋这个地方。
但是最后,这四个方向都没有查到。
后来我还联系了满蒙开拓和平纪念馆,因为纪念馆和我们关系也挺好的,想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我查到。
但是,都没有查到有效的信息。
我觉得还挺意外的,因为我觉得肯定可以查到的。一般日本政府对一个人的资料会有很详细的记载,怎么会查不到呢?
但是我有个想法,山口秋子她是不是没有向任何人寻求过帮助,独自生活在日本。因为我查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和社会或者支援机构有联系的人。
既然这些支援机构都不认识山口秋子,我想山口秋子回日本之后是不是没有向任何人寻求帮助,就自己生活了。这样的话,我就更无从寻找她的下落了,不知道该问谁了。
满满导演在日本寻找的线索也断了,我们好像彻底走进了死胡同。
县志新线索
爱哲:
飞机已经起飞了,我现在正在飞往我老家东北的路上。这次我把我爸也拉上了,他已经提前几天回到老家,跟我四叔和我姑姑去寻找一些线索。就在我登机前的 10 分钟,我爸发过来一张照片。 他可能是在舒兰县志上发现,山口秋子曾经担任过一个中日友好访问团的翻译,这个团叫作「水曲柳会」,应该是伪满洲时期被拉到东北,后来回到日本的日本人成立的协会。这是非常重要的线索,希望从这里能够找到山口秋子的联系方式。
■图 / 舒兰县志和舒兰市志
回到老家后,在舒兰县志的 1980 年一栏里,我们找到了如下信息:
9 月 17 日至 19 日,日本国长野县以唐木田真为团长的「水曲柳会友好访华团」一行 38 人,来舒兰县水曲柳平安小城等地访问和扫墓。
爱哲爸爸:
后来我一查,就把这个时间对上了。
原来,我爸记得在我出生前那天晚上,刘岩曾经跟他说过几年前当翻译的事情。我爸看了县志后回忆起来,刘岩曾经担任翻译的那个访问团就叫「水曲柳会友好访华团」。
这个线索非常重要。
「水曲柳会」的前身是「水曲柳开拓团」,水曲柳开拓团是伪满洲时期日本大规模殖民东北计划中人数较多的开拓团,战后不久开拓团团员组成水曲柳会。水曲柳会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访问中国十多次,看望中国养父母,支援贫困儿童等,致力于中日民间交流,是非常知名的中日友好机构。
所以如果刘岩给水曲柳会做过翻译,那么水曲柳会作为这么重要的组织肯定会有信息记录。
■图 / 爱哲爸爸在县志上找到了线索
我立马把这个信息分享给了满满导演,满满导演就可以拿着「水曲柳会」的线索从日本方面突破。
我这边就继续通过与刘岩过去熟悉的老同事老邻居这条线去寻找。
通过熟人寻找(杨老师)
我又去拜访了杨老师,杨老师是我们老家我知道的,最后一直和刘岩的女儿宋黎明有联系的人。
爱哲在驱车前往杨老师家的路上:
宋黎明他们一家人搬到日本之后,杨老师就帮宋黎明领矿务局发的补贴,或者是叫劳保,然后把这个钱寄给宋黎明。后来寄了很多年,我想今天去跟她聊一聊、问一问,看她这边有什么样的线索。
1992 年 8 月 23 日刚好是丰广三小开学的日子,也是刘岩一家回日本的那一天,因为要上班,杨老师提前了一天去看望了刘岩和宋黎明,宋黎明也是她的语文组老同事。
杨老师:
我和丈夫在刘岩家去日本的前一天晚上去的她家,给了刘岩 50 块钱,带了点茶叶,还告诉刘岩走的时候带点茅台酒,带点其他东西。 我还让宋黎明把四大名著带过去,就是要带着中国文化的意思,她很愿意看书。
2002 年他们回来的那次我们都有手机了,她就把我的手机号记下了,都是她给我们来电,我们很少给她打。最后一次通电话,她就说我现在要搬家了。 这个地址当时说过,但我们忘了,之后就失去联络了。 反正海啸以后就没有信息了。
■图 / 杨老师给宋黎明写信的信封
2011 年日本爆发了史上最大海啸,那之后杨老师彻底和宋黎明失联了,这条线索也彻底断了。知道这个信息之后,我心里一沉,刘岩一家不会遭遇了不测吧。
但是,打心底里我是不太相信会有这种可能性的,这也太过巧合了。
通过日本方面寻找
让人松了一口气的是,日本方面,满满导演把「水曲柳会」的线索给了石金楷老师,他这边有了新的进展。
石金楷老师,今年 68 岁,2014 年他去了日本。石老师的哥哥和石老师的夫人都是残留孤儿,就是 1945 年留在中国的日本孩子。
石老师曾经发起了「哈尔滨市日本遗孤养父母联谊会」,他认识很多关注日本残留孤儿和残留妇人议题的人,其中有一位,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崔学森老师。
石金楷:
我找到崔老师,就把有关情况都给崔老师了,崔老师说我好像听说过,我查查资料吧。 然后隔了两天他告诉我,他说你给的名字不对,她(接生婆)叫做浦山秋子,她的女儿我采访过。
原来,崔学森老师以满蒙开拓团为重要研究方向,他访谈过大量的残留孤儿和残留妇人。其中,就有刘岩的女儿宋黎明。
我们一直在打听的刘岩的日本名——山口秋子,其实不太准确。因为山口是刘岩的娘家姓,但在日本至今有冠夫姓的习惯。
已经自杀身亡的刘岩的日本丈夫叫浦山政男,所以刘岩在日本登记的名字也随夫姓,叫浦山秋子。
但,可能刘岩的经历过于坎坷让人印象深刻,所以就算名字错了,崔学森老师也还是根据我们提供的信息,立刻匹配上了——浦山秋子就是山口秋子。
并且崔老师也证实了,刘岩已经过世了,但回忆录确实存在,而且出版了。
石金楷:
但刘岩的女儿性格很内向,不愿意提她们家的事,而且也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采访。
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一盆冷水浇了下去。
我试着揣测刘岩的女儿不愿意提她们家的事情的原因,她是觉得回忆那段家庭历史太过残酷?还是,作为日本人的孩子,她在中国长大期间有过不好的记忆?也许,这两个原因都有。
为了能够打动宋黎明同意跟我见面,石老师和崔老师建议我手写一封信。
据说在日本,人们至今还有手写信的习惯。尤其是为了郑重地表达感谢或者请求的时候。
两位老师建议我在信中介绍清楚来意,他们会帮我亲手转交给宋黎明。
■图 / 石金锴老师和崔学森老师拿着爱哲的手写信和刘岩日记本的照片
石金楷:
这封信我百分百保证,一定能交到她(宋黎明)的手里头。
爱哲:
谢谢您,太感谢了。
满满导演在拍摄我寻找接生婆的过程中,每次我们取得进展后她都会让摄像机对准我,问我当下的感受。
爱哲:
感觉有点不真实,有点像梦想成真了的感觉。 我收集了那么多故事,有很多选题都是半途而废,就是因为最后找不到最适合的受访者,或者这个故事没有一个好的落点,我们就不得不放弃一个前半截很精彩的故事。 我觉得这个故事能有一个圆满句号的可能性很大。
-6-
找到了,但有担忧
所以,为了让宋黎明老师接受我的访问,也为了给这个故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我很快就写了一封信。
■图 / 爱哲给宋黎明老师的信
刚进入媒体的时候,我听说了一个「六度空间」理论,它是指你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 6 个中间人你就能够链接到任何人。
这是多么美好的理论啊!
无论是身处遥远欧洲的难民,还是站在楼下街角的摊贩,他们和我们的距离,都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寻找刘岩的第 14 个年头,通过六度空间,我终于联系到宋黎明了。但丈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不能通过中间隔着几个人来定义,而要看,ta 愿意在多大程度上向你打开自己
在等待宋黎明答复的时间里,我忽然感到异常的平静。无论宋黎明是否同意见我,我都能理解她的选择。至少我知道,我能找到刘岩的回忆录,以这样的方式实现跟她的对话。
出版了回忆录,至少说明刘岩愿意向世人打开自己。
而我,可能是最想倾听她的人。
*未完待续
来自故事君的温馨提示
微信公众号最近改版了,如果你没有给 故事FM 加星标,将有可能无法收到 故事FM 的大封面推送,我们可能因此在信息流里错过。
为防止走失,我们邀请你做一个小小的动作,给 故事FM 微信公众号加个星标,方便你及时「捕捉」到 故事FM 的每期故事。
↑欢迎「关注」故事FM 并设为星标
-视觉设计 张昭
声音纪录片第二集Staff
导演|爱哲
录音|爱哲 房满满 严砚滢
剪辑|严砚滢
声音设计|严砚滢
运营&宣发鸣鸣 王家猫
实习生|俞柯伊
视觉设计|张昭
BGM List
01.Story FM Theme Dream version 01 - 桑泉
02.back to chaos - 彭寒
03.Long corridor - 彭寒
04. 比闪烁更遥远 - 桑泉
05.Hi I'm your mom - 彭寒
06.不在场证明 - 桑泉
07.长夜齐天 - 桑泉
08.三叶 盆的变奏 - 彭寒
bd@storyfm.cn
出品|声音故事传媒「故事FM」
版权声明:声音故事传媒出品内容,未经授权,不得复制和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故事FM
故事FM是一档亲历者自述的声音节目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 喜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乐 | 荔枝FM | 懒人听书 | 酷狗音乐
均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