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是相互绕转的两个半元电荷,遵循的规律是:M^2R=Q,其中M是基本粒子的质量、R是基本粒子的空间半径、Q是常数。通过普朗克常数及相关理论计算Q的值大约是:7.81×10^-85。其它所谓的基本粒子都是由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的,所以基本粒子存在三种形式:正元电荷基本粒子——由两个正半元电荷组成、负元电荷基本粒子——由两个负半元电荷组成、中性基本粒子——由一个正半元电荷和一个负半元电荷组成。电子应该是负元电荷基本粒子,正电子应该是正元电荷基本粒子,光子是中性基本粒子。
宇宙不存在质量、半径绝对相等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说,正电子和电子的质量不会绝对相等,任何两个中性基本粒子的质量都不会绝对相等。容易知道:最基本的弱相互作用就是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宇称一定不是守恒的。非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精确到基本粒子或精确到接近基本粒子宇称绝对不守恒,也就是说,重子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显现宇称不守恒。可以说,宇称不守恒是绝对的,宇称守恒是相对的。
弱相互作用的非基本粒子都是由数量较少的基本粒子组合而成的,相互作用的差异性更容易显现,所以我们容易得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
我的这一理论也容易解析现代科学家观察到的结果:两个光子碰撞形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正电子和电子碰撞形成一对光子的客观事实。
解析:由于光子是由一个正半元电荷和一个负半元电荷组成,两个光子碰撞,半元电荷重新组合形成两个负半元电荷组成的负元电荷基本粒子和由两个正半元电荷组成正元电荷基本粒子,即形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正电子和电子碰撞即正元电荷基本粒子和负元电荷基本粒子碰撞,半元电荷重新组合,即正半元电荷和负半元电荷组合,必然形成两个中性的基本粒子,就是两个光子。
由于半元电荷重新组合,必然伴随着基本粒子质量、半径的变化,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由于质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能量的变化,所以半元电荷重新组合,即两个光子碰撞形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正电子和电子碰撞形成一对光子都会伴随能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