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及时接收通知信息来源:四川观察

5月12日,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全省各地开展了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在雅安石棉,我们看到了一场“很新”的演练。演练过程中,航空救援手段、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医疗救援设备、融合通信系统等“悉数亮相”。


本次演练主要模拟某地因灾害造成灾区人员被困,受灾人员亟须紧急转移安置,有部分房屋损毁,山体崩塌、滑坡,基础设施损毁,部分地区道路、电力、通信中断。


记者从演练指挥部获悉,演练按照“分层指导、分级实施、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原则,通过“指挥部运行+实兵拉动+现场实操”等方式开展,参与演练的各类救援力量、干部群众等总人数达14900余人。针对关键环节,演练设置灾情侦测快报、启动应急响应、属地政府应急动员、属地先期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紧急医疗救援、省级应急力量增援等18个科目。


除了演练形式新、科目设置新,记者还在现场看到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装备。当记者走进其中一个模拟场景,看到机器狗正行走在废墟中,进行侦察作业。“机器狗主要是实现复杂地区、地貌前线的视频侦查,节约警力和人力。它的续航大约在2-3个小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机器狗可以搭载生命探测仪、3D建模等不同的载荷,实现不同的任务。”成都国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徐欣告诉记者。


另一个模拟场景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巽飞文鳐-eVOLT飞行器团队共同研发的医疗构型文鳐eVOLT,也十分引人瞩目。“它的飞行半径大概在150公里左右,而且适用于高原环境。”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急办公室的王婉婷介绍道。作为在研发中的全国首架医疗构型eVOLT,它可以连接灾难救援时主要运输方式节点(如固定翼飞机起降机场)与灾难现场的“最后五十公里”,组成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

“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各级防灾救灾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磨合了应急指挥和协调联动机制,探索新质战斗力实战应用,提升全民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省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将进一步提升各级防范应对自然灾害能力,通过“以练促改、以改提效”持续完善“省级主导、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请关注@雅安李小编视频号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即可进入》》雅安约车

点点在看,点点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