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中美在历经1个多月的关税战后,即将在瑞士拉开谈判帷幕。
美总统特朗普趁机提要求,要中方放开对稀土的限制。
看来中方的稀土政策还是让美很难受。
对于特朗普的提议,我商务部没理会,反而加紧打击走私稀土,彻底断了美国的后腿。
瑞士谈判
这次中美会谈安排在中立国家瑞士,并非偶然。
中方牵头人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则派出了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组成阵容庞大的代表团。
从官方层面看,这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中美贸易代表的首次“正式破冰”,但更准确地说,是特朗普在内外交困、压力重重之下,被迫低头的“台阶”。
实际上,在过去的半个月里,美方多次通过外交、媒体和企业渠道,释放出寻求缓和的信号。
特朗普先是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前对华加征的145%关税“不会再提高”,随后又含糊表示“愿意考虑下调”。
而后更有白宫匿名人士向媒体透露,关税可能最快于下周就从145%大幅下调至60%以下。
配合着这些消息,特朗普更是一边在社交媒体上说中美“周末将有非常友好的会谈”,一边又不忘高声强调“中国市场应向美国开放,封闭政策已经过时”。
然而,在一连串示好的背后,美国提出的条件却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据多家美媒披露,特朗普政府所谓“大幅减税”的背后,有两个附加要求:第一,要求中方无条件释放正在服刑的“港独”头目黎智英;第二,放松对稀土及其他军民两用物资的出口限制。
这两项条件一外交、一战略,赤裸裸地暴露了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资源问题武器化的真实用意。
美国摆出一副愿意谈判的姿态,但却在筹码上摆明了要中国“割肉”让利。对于这种惯用的讹诈手法,中国早已识破。
外交部、商务部相继发声,强调会谈的基础是平等协商,美方若想达成协议,必须拿出诚意,彻底取消加征的单边关税,而非附加条件下的“选择性松绑”。
所谓“释放善意”也罢,“营造气氛”也罢,如果不拿出行动,一切只是表演。
就在美方放风试探中方立场的同时,中国迅速亮出了自己的王牌。
商务部在5月9日宣布启动专项行动,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重点针对的正是美国最为依赖的稀土、钨、锑、镓、锗等关键资源。
这一出手毫不含糊,也极具针对性。
要知道,美国大量高科技项目,如F-35战斗机、F-47第六代战机、新能源电池、AI芯片等,都严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
一架F-35所需稀土材料重达400公斤,一艘核潜艇则需要超过4吨稀土。
中方此举不仅是进一步强化出口管制,更是精准卡住了美方军工命脉。
断美国后腿
早前,美方仍试图通过各种灰色渠道,甚至不惜从东南亚和香港走私中国稀土,来缓解供应压力。
如今中方再出重拳,明确将打击走私作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任务”,等同于封死了美军工产业最后的“应急口”。
这也让美方的“稀土换关税”算盘彻底落空。外交领域的妥协可以有空间,但资源安全问题,中国显然没有任何退让余地。
与此同时,中方的全球布局也没有停下脚步。
在会谈前夕,中国官宣邀请巴西总统卢拉访华。卢拉此前已在莫斯科与普京会晤,而后马不停蹄飞往北京。
这位金砖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早已表态支持中国“硬刚美国”的立场,此番亲自访华无疑将在中巴合作上再添一笔重墨。
中国近月来大幅增加对巴西大豆、牛肉等农产品的采购,而卢拉此次到访预计将签下更多订单,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南美的外交基础。
对美国而言,这无疑是又一条“退路”被切断。
前有欧盟与中方解除技术限制协议,打脸美方孤立中国的企图;
日韩方面也开始松动,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反对汽车关税,韩国政坛亲美派式微,中日韩与东盟联合发表声明,直指美国贸易霸凌。
再加上如今的南美前线,特朗普想靠拉拢盟友逼迫中国让步的战略已彻底失效。
美国国内的局势也愈发难堪。
除了军工与高科技行业因为稀土受限叫苦连天,美国零售巨头更是频频向白宫施压。
据透露,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多家大企业已私下向特朗普表达不满,因为对中国产品加税导致成本飙升,他们只得囤货加拿大或转口他国等待时机。
更糟糕的是,美国国债已进入偿还高峰期,6月将到期的就高达6.5万亿美元。
日本作为美债主要持有国已大幅减持,美联储也“不给面子”地持续缩表。特朗普妄图靠一次会谈稳定市场,却难掩深层财政危机的裂口。
国内经济一片低迷、外交孤立日益加剧、谈判要求漏洞百出……中美会谈尚未开始,胜负态势已然初现。
特朗普的花招虽多,但中国的底牌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