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BC排名(中国大学排行榜 CUNR)

编辑整理:双一流高教

5月13日,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正式发布了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涉及862所公办、240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以及131所独立学院!

概述

中国大学评级(China University Rating),由ABC排名咨询机构独家编制,至今已连续发布4届。该评级以发现优秀高校为愿景,进行全类别院校综合比较的弱排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全局排名结果,同时是下一年度ABC排名风向标。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结果分为四档十八级——AA档(前12%)、AB档(前25%)、BB档(前50%)以及CC档(前100%),其中AA档和CC档细分五个级别,AB档和BB档细分四个级别,AA档增设“+”修正;本年度在分档、等级定义上进行了技术性调整,增设前百分位次。子榜单——中国民办大学评级分为A++类、A+类、A类、B+类、B类以及C类,中国独立学院评级分为A+类、A类、B+类、B类、C+类以及C类。以上评级分布详见文末描述。

中国大学评级一贯采用分类评价、横向比较、统筹研究,总量和精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存量和成长型、特色和同质化指标兼顾,客观数据为主、主观评价为辅的多样性创新评价形式,评级结果体现院校综合实力层次。

结果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最高等级(AA1级,前1%)共有9所院校,分别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同等级按院校代码排序,下同);

评级为AA2级(前3%)院校共有17所,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上为AA2+)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

非“双一流”建设院校中,首都医科大学、深圳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位居前列,均进入AA4级(前8%)。

进入AA档的103所院校,分别来自北京(29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湖北(7所)、广东(7所)、陕西(7所)以及四川(4所)等21个省份。

2025年中国民办大学评级第一梯队A++类(前10%)共有24所院校,其中研究型有西湖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应用型有重庆移通学院、武昌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学院、西京学院以及泰山科技学院等;山东协和学院、武汉东湖学院和商丘工学院等24所院校进入A+类(前20%)。

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评级第一梯队A+类(前10%)共有13所,分别为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以及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等13所院校进入A类(前20%)。

更多详见附表(本年度仅公布A类及以上院校)。

附表

  •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A类及以上)

  • 2025年中国民办大学评级(A类及以上)

  • 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评级(A类及以上)

  •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指标

  •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分布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A类及以上)








2025年中国民办大学评级(A类及以上)




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评级(A类及以上)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指标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共设七大模块,分别为办学层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经费预算以及学术水平。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分布

2025年中国大学评级按院校综合实力划分为18个等级:AA1(前1%)、AA2(前3%)、AA3(前5%)、AA4(前8%)、AA5(前12%)、AB1(前15%)、AB2(前18%)、AB3(前21%)、AB4(前25%)、BB1(前30%)、BB2(前35%)、BB3(前40%)、BB4(前50%)、CC1(前60%)、CC2(前70%)、CC3(前80%)、CC4(前90%)以及CC5(100%)。


2025年中国民办大学评级分为6个等级:A++(前10%)、A+(前20%)、A(前30%)、B+(前50%)、B(前85%)以及C(100%)。


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评级分为6个等级:A+(前10%)、A(前20%)、B+(前40%)、B+(前60%)、C+(前80%)以及C(100%)。


编制: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ABC排名官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