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车越重越大就越安全吗?接下来小编就带领大家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为什么总有人觉得车重就是用料好就是安全?压根不看是“重”是重在哪里?拿同样5米左右的车来看,小米su7车重 2.2吨,抛开100度的电池重量大约算500-600公斤,还剩1.6吨,这1.6吨包括车架,前后两个大电机,5米的燃油车奥迪a6重1.8吨,包括一台发动机变速箱和车架。





还有宝马m5纯燃油版本1.9吨,新款变成插电混动了,重量来到了2.45吨,真有懂车的会觉得汽车越重越好越安全吗??电车动不动2.3吨,真以为是给你用了2.3吨的钢材吗??把那块电池放在任何同尺寸的燃油车架上,都是一样2.3吨重去了,按某些人逻辑,我在1.8吨的a6后排拉600公斤钢材,去撞小米su7,这就一定比小米安全耐撞了是吗?





电车的重,体现在融合在底盘上的电池组等同于对底盘整体刚性的增强。这样在发生两车追尾的场景下,电车的抗碰撞能力远远超过同级别油车。比如我的唐EV,被宝马X5追尾,宝马水箱直接报废,维修费15万。而我的唐仅仅更换了后备箱门。



同车型尺寸的追尾永远是后车受伤更严重,你自己这个例子没有什么参考意义,前杠设计本身就是吸能溃缩来缓冲的,并且维修费用也一定是后车更贵,特别是油车,最值钱的都在车头





为了保护电池,确实底盘结构会加强,但是并不是因为车重才安全,是车架结构应对保护电池而加强了,拿掉600公斤的电池,它还就是标准尺寸燃油车的重量不是吗?所以我问那个哥们说用1.8吨的奥迪a6拉400公斤电池在后备箱,跟2.2吨空载的小米碰撞,问他哪个更安全它这会儿没话说了,说我不讲道理了,你说说,哪个更安全?更安全是因为车重,还是框架结构?





所谓“车重=安全性=厚道”只是早年某众某用等车企的营销话术罢了,通过营销误导消费者,甚至带节奏贬低日系车,但实际上同级车型重量差距很小,且现在纯油车型欧系反而比日系更省油。如今轻量化已成为行业趋势,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的运用让车辆更轻却更安全,真正判断安全性的可靠标准是中保研、NCAP等权威碰撞测试,而非主观臆断或品牌偏见,消费者应理性看待数据而非被营销话术左右



看完网友的这些精彩分享,手机屏幕前的你们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话想说,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