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宣传活动

“红十字博爱周”


2025年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所在周是第三个上海市红十字博爱周,浦东新区各级红十字会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核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宣传活动,用行动传播红十字文化,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对红十字工作与服务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守护生命健康,普及急救技能


各单位积极推进“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自救互救理念。花木街道红十字会正式发布“AED急救地图”,整合辖区120台AED设备信息,群众可通过导航快速定位,为心脏骤停者争取“黄金4分钟”。老港镇红十字会举办应急救护技能竞赛,40名参赛者在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项目中比拼专业能力,以赛促学提升应急救护水平。南码头路街道红十字会为浦东中学上门开展救护员初级培训,306名学生学习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技能,校园内掀起“学急救、护生命”的热潮。

便民服务暖人心,公益行动显担当


惠南镇红十字会在镇红十字服务总站推出“一站式”便民服务:志愿者爱心义剪、专业按摩师舒缓身心、修理匠人修复鞋伞、磨刀师傅焕新刀具等等,点滴细节传递温暖。祝桥镇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在博爱广场设摊宣传,提供爱心义诊、救助政策解答、红十字便民服务等,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累计惠及上千人次,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服务既贴心又实用,希望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活动。

生命教育润童心,文化传承焕新彩


青少年是红十字精神的传承者。周家渡街道红十字会为清流中学家长开展《亲子关系解码》心理讲座,帮助家庭构建良性沟通;云台小学学生通过《与乐观同行》课程树立珍爱生命的价值观。建平南汇实验学校举行三年级红十字会新会员入会仪式,孩子们佩戴会徽庄严宣誓,承诺以行动践行红十字精神。非遗文化也为红十字精神注入新活力。惠南镇红十字会的剪纸作品《红十字在心中》利用剪纸传统阴阳刻搭配镂空技法实景如“红娃”、急救现场、志愿者形象、和平鸽等红十字元素,并配以牡丹、向日葵、百合等回字纹,不仅丰富了视觉层次,更通过传统花语与红十字精神的创作性结合,构建出独特的文化寓意。书院镇红十字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与凿纸技艺相结合,作品《编织希望 凿刻大爱》通过传统手工艺展现红十字精神内核,并融入“红娃”形象,传递着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生命力量,彰显文化传承与红十字博爱使命的交融。

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入库,

爱心接力点亮希望


生命因奉献而意义非凡。花木街道和三林镇红十字会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科普与集中入库活动,106名居民现场完成采样,一位参与者感慨:“入库简单却意义重大!希望我的‘生命的种子’早日开花!”“红枫叶”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举办集体入库活动,志愿者赵普以亲身捐献经历消除公众误解,通过专业科普“现身说法”,成功推动13支“生命试管”入库。上海电机学院“大爱无疆,血脉相连”造干捐献志愿者采血入库、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在学校主教学楼和校食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动员宣传,“捐献热血青春 彩绘人生画卷”和“献出热血 温暖世界”的标语吸引学生驻足,志愿者们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的意义和流程,积极鼓励同学们共同参与到这项爱心事业中来。

红十字阵地聚合力,公益未来共前行


浦东新区持续拓展红十字服务网络。老港镇红十字会改造博爱公园,打造“爱满舒屋”红十字服务新阵地,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护户外课堂、健康咨询等活动。陆家嘴街道红十字会组织工作者、骨干志愿者、救护队队员赴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参加实训,进一步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此外,浦东新区红十字文化地图全新升级2.0版,新增洋泾街道、周浦镇红十字服务总站2个打卡点,并推出互动式“打卡护照”,17个站点串联成线,让群众在趣味体验中感受红十字文化。




红十字精神点亮城市的温情底色。浦东新区将继续深化“三救三献”核心工作,凝聚更多人道力量,让“博爱申城 你我同行”的理念深入人心,让红十字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来源:浦东区红十字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