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马翔 德超 濮阳台记者 刘善华 陈倩倩

河南新闻广播(FM95.5)2025年5月13日《县域直通车》报道:

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打造村级日间照料中心,通过“小切口”破解农村养老“大难题”,走出了一条“党委主导、村委主抓、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进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日间照料中心,环境温馨、宽敞明亮、配套齐全。村民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聊家常、下象棋、打麻将,不亦乐乎。这个由14间闲置村室改造而成的“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村里395位老人的“吃饭难”问题,更成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吃饭心情特别舒畅,一群老伙计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活动锻炼,打打牌、搓搓麻将,生活很惬意,我对这里非常满意。”南乐县寺庄乡王洪店村村民王殿军高兴地说。

作为“全国文明村”和连续三年获评“四星党支部”的先进村,王洪店村虽有2135名村民,但青壮年外出务工率高达65%,留下395位60岁以上老人中,110人长期处于“空巢”状态。不少老人用咸菜馒头应付三餐,“冷锅冷灶”成为生活常态。2025年初,寺庄乡党委将养老服务纳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重点清单。以王洪店村为试点,将闲置的14间村室改造为日间照料中心,涵盖助餐、文化、休息、娱乐、健康等服务内容,探索出“党建+养老”的服务模式,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

据南乐县寺庄乡党委委员人大主任宋占杰介绍,在改造过程中,该乡坚持因地制宜、务实高效原则,依靠原有设施条件进行修、补、改、添,还邀请老人体验和提建议,充分了解和满足老人需求,达到简单适用、适老适弱的效果。在运行过程中,坚持公益惠民、安全健康的原则,精心安排师傅,经济上给予补助。严把质量关、服务关、安全关,不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老人生活。


家门口建起的日间照料中心,让更多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咸菜馒头到热汤热饭,从冷清院落到笑语欢声,王洪店村的变迁印证了基层治理的智慧就藏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扎实行动中。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动群众共治,这座日间照料中心不仅托起了老人们的“幸福餐盘”,更书写了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篇章。目前,寺庄乡已完成2个日间照料中心的提档升级,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1500人次。

“下一步,寺庄乡将持续总结经验,纵深推进党建+老年助残服务项目,积极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儿活动。以王洪店村为中心,将助餐服务辐射到更多的村庄、更多的家庭,以小食堂服务大民生,托起老人们幸福的夕阳红。”宋占杰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