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巴山蜀水的守护者,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更是美丽四川的建设者。他们,就是四川生态环保铁军。今天,“铁军风采”聚焦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眉山市 王立

“就算晚上不睡觉,也要把证据固定了!”

“既要严格执法,也要真心助企。”近日,眉山某企业因废气处理不达标被查处后,眉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东坡大队副大队长王立带着技术专家主动上门,助力企业改进治污工艺,最终实现达标排放。


△ 图为王立核实企业DCS生产情况和排污情况

2020年,王立从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检察院转岗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初来乍到,他白天跑现场,深夜“啃”专业书籍,从“环保新兵”迅速成长为全国执法尖兵。转岗当年,王立侦破的“陈某某等人非法处置废矿物油桶案”震动全省,并作为新《固废法》实施后首例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案件,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典型案例。

今年,王立荣获生态环境部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称号,在历年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比武中,他也是屡获获佳绩。荣誉背后,是他无数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更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

“就算晚上不睡觉,也要把证据固定了!”一次,王立发现辖区某企业废机油去向异常,追踪嫌疑车辆两周未果。为完善证据链,他通宵蹲守一周,最终在交易现场人赃并获,查扣数十吨废机油。案件移交公安后,他又辗转多地固定证据,为案件的顺利处置奠定坚实基础。

用脚步丈量污染源头、用法律捍卫生态底线、用帮扶助力企发展。5年间,王立参与生态环境部交叉帮扶检查5次,省级交叉帮扶4次,帮扶企业超3000家次;参与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17件,其中,6起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案例,10起被全省推广。

自贡市 施华英

“执法有力度、温度,更要有精准度”

“企业是环保主体,环保工作做扎实,发展才能长远。”近日,自贡市沿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施华英在辖区一企业现场检查时,发现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当即依法查处,并向企业环保负责人耐心普法。


△ 图为施华英使用数字风速仪对企业废气收集效果进行检测

外表看似温婉娇柔的施华英,实则是秉公执法的“铁娘子”。2024年初的一个寒夜,群众紧急举报沿滩区某住宅小区附近有人倾倒废水,施华英与同事们火速奔赴现场,只见荒地上一辆罐车正在倾倒黑褐色不明液体,现场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低洼处有许多水坑,附近还不断冒出烟雾。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华英没有退缩,迅速进行现场勘查、采样取证、扣押车辆,并连夜开展调查询问,及时固定有效证据。最终,这起自贡市首起跨区域倾倒危险废物案依法得到迅速处置,涉案企业和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生态环境执法要有力度、温度,更要有精准度。”近年来,施华英将执法实战当作成长的磨刀石,摸索出一套“望闻问切”的工作方法,即望生产工序与设施运行,闻废气废水异常,问企业上下实情,借助专业设备精准检测。凭借这套行之有效的方法,2024年她参与立案15起,有力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和出色的表现,在2024年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中,施华英荣获表现突出个人称号。她说:“荣誉的背后是守护的责任,更是生态环境执法人义不容辞的使命。”

来源 | 四川生态环境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