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下班顺路接两单顺风车,听起来像是“躺着赚钱”——反正要通勤,顺带捎个人还能赚点外快。但实际算下来,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有人月入过千,有人倒贴油钱,关键要看你怎么跑。

先说最直接的账:收入。假设你每天上下班各接一单,每单平均赚20块,一个月按20天算,总收入800块。听起来不错,但得扣除成本。如果是燃油车,百公里油耗8升,油价9块,每天跑40公里,油钱就得30块,一个月900块,直接亏本。



新能源车稍微好点,但充电费、停车费、电池损耗加起来,每月也得500块。更别说平台抽成20%,还有可能被乘客投诉扣钱。这么一算,很多人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跑两个月,赚的钱还不够修车。

再说时间成本。上下班接单,意味着你得绕路接人,可能早高峰要提前一小时出门,晚高峰到家又晚一小时。如果顺路单少,还得空跑几公里等系统派单。有司机吐槽:“我每天多跑40分钟,就为赚20块,不如下班打游戏。”更扎心的是,顺风车订单不稳定,雨雪天单子多,但堵车也厉害,实际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油费。

还有看不见的隐形成本。比如车辆损耗,频繁接单导致刹车片、轮胎磨损加快,维修费一年多花几千块。乘客的“隐形要求”也让人头疼——有人嫌弃你开空调太冷,有人中途改地址,甚至有人把车厢当垃圾场。最怕遇到奇葩乘客投诉,比如你按导航走高速,他却投诉“绕路”,平台直接扣你200块,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



不过,也有司机能把这事儿玩明白。比如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同事拼车,两人分摊油钱还能聊个天;或者顺路单集中在写字楼和小区之间,路线高度重合,跑起来不绕路。更精明的司机会利用平台补贴规则,比如雨天加价单、夜间冲单奖,集中精力在补贴高的时段接单。有司机算过账,如果每天两单都选对时间,还能额外赚杯奶茶钱。

但说到底,上下班接顺风车能不能赚钱,取决于三个条件:路线是否高度重合、所在城市单量是否充足、你能否接受“赚外快”的性价比。如果你的通勤路线刚好是热门线路(比如医院到写字楼),或者住在城乡结合部通勤需求大,那每月多赚三五百块没问题。反之,如果路线偏、单量少,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多睡会儿觉。



最关键的是心态。别把顺风车当副业,当成“顺手帮忙”反而更舒心。遇到好说话的乘客,聊两句还能解闷;碰到难缠的,别硬刚,直接取消订单——反正一天两单,少一单也饿不死。记住:上下班接单的本质是“用时间换零花钱”,真想赚钱,还是得靠主业或者更专业的副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