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计算机学院处理抽检不合格学位论文评审人的这一操作,着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据北理工计算机学院一位资深教授透露的消息,他们学院内所有的学位论文,无论是博士、硕士,还是本科层次的,均实行 100%的查重和盲审机制。一旦抽检不合格,便会从导师开始,到评阅人,再到学院,依次进行处理。



事实上,在众多高校中,所有学位论文实行 100%查重早已不是新鲜事。在学位论文抽检出现问题时,对导师的处理向来极其严厉。轻者会被停止招生三年,重者甚至会被直接取消研究生导师资格,相应地,学院的招生指标也会随之核减。然而,像北理工计算机学院这般明确表示要处理论文评阅人的情况,确实是破天荒头一遭。

要知道,学位论文评阅向来就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如今再加上这一处理评阅人的规定,恐怕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选择不再参与学位论文的评阅。

网友们对此也是议论不休。



比如,有网友表示:“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今天我满课,结果晚上八点还要给学生二辩,二辩要全部通过,我要仔细给学生意见帮着修改,最终要达标通过,不得有闪失。”这充分反映出了相关人员在面对这一规定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还有网友吐槽道:“评阅一篇论文给多少钱? 不用多,1 千块,我可以担责。 2,3 百,你让我担啥责。老子评是看同事的情面。 本科论文更是,评阅只有一个学时,不是超学时都没钱,担个鸡毛责。”从经济角度揭示了评阅工作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更有网友直言:“本末倒置。学习和写论文那是学生的事情,让论文过关,那也是学生的事情。老师本来就是做个辅助。现在可好,又当爹又当妈的。学校想提高要求,那应该学校自己去做啊。”这种观点体现了一部分人对于学校这一举措合理性的质疑。



甚至有人尖锐地指出:“学校懒政、乱政之表现。解决方案,根据学校领导思维,也应该扣校长的钱,超过 10 篇不合格,领导停职半年!”

这里所着重提到的评阅人,明确所指的是在学生的论文正式向外界提交之前,由本单位内部的老师进行评阅并且签字确认的那个特定评阅人,绝对不是来自外部单位的评阅人。



学校之所以会对这一处理流程表现出如此高度的重视,其根本目的在于强烈地引起导师们的极度重视。正如许多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学生的学术成果质量与导师的日常指导密切相关。例如,在一些知名高校中,导师对学生论文的细致指导和严格把关,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术水平。毕竟,真正的功夫应当落实在平日的点点滴滴之中!

创建一流大学毫无疑问必然会经历一个充满艰难险阻且饱含痛苦挣扎的漫长过程。许多世界知名大学在其发展的初期,都曾面临过种种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

比如哈佛大学在其早期的发展中,也曾遭遇过资金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坚持,最终成为了全球顶尖的学府。而当我们回首过往的种种艰辛历程,会深刻地发现所有为了这一目标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皆是完全值得的!

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学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需要导师们秉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对学生进行精心的指导和培养;也需要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只有学校、导师和学生齐心协力,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一伟大而宏伟的目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