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贲门癌,两次到上海瑞金医院做手术,前后两次打开,都没切下来,又给缝上了。结果又说,之前的肝囊肿是原发性肝癌。他气得不轻:“我不干了,我回家了,我不做了,我不在你那儿了。”

  他决定试试中药,结果一喝,日行两万步。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两次打开

  2024年8月,郜师傅在安阳医院确诊了“贲门癌”。孩子得知后,当即将他接到苏州,带他到上海瑞金医院准备做手术。

  他清楚第一次手术的情况:“一做,就说你不能做,粘连着的,胃里黏黏糊糊的。”



  谨遵医嘱,6次化疗后,他再次来到瑞金医院:“到瑞金医院,又住院,又手术,到那一打开,胃里边非常好。胃外边还跟脾连着,还不能做。又给我缝住,又不能做。”

  此外,他的肝囊肿又被判断是“原发性肝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郜师傅的女婿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检查的时候,把他全身上下都检查了,肺也穿刺了,肝脏查东西,都说没问题,只是一个小囊肿。这第一次判断小囊肿,但折腾了几回后,他一直在化疗,一点中药都不让吃,最后就是肝脏大。检查,然后通知我们说,那啥……”



  再次检查,郜师傅总算来了明确了病情——贲门癌小网膜囊转移,肝细胞肝癌!一连串的折腾,郜师傅气恼不已:“我做不了,我不欠,走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

  郜师傅的家人也很生气,就想试试中药。就这样,在2025年3月26日,家人带着郜师傅来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找到了袁希福院长。当时他体力很差,一走路就喘。

  然而半个月后,3月24日,喝了16付药的郜师傅到希福医院复诊,情况已经大有改善。

  在院长的邀请下,他还在会诊室内和大家进行了分享了自己的从患病到求医的一个过程:“……(来的)那天就往上喘,顶不住,眼皮发黄,没力气。你看我今天,吃了16付药,今天跑步都中,我每天走路两万步,早起五千步,回来吃点饭喝喝,五千步上午,下午一万步……一顿就吃这么一大碗面条,吃得多饿得快。”



  最后,袁希福院长就借郜师傅的例子鼓励大家:“这说明啥呢,大家的思想认知要改变。不要认为不能手术了,特别重了,大医院都定了,权威都定了,那一定定了。人家说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觉得这句话太好了。肿瘤患者的命有自己决定,不由天,那更不由权威……全国第一的专家,打开两次,不能做了。他要是放弃了,这就放弃了,说不定现在搁家吃饭都困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