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看来,小脑萎缩导致的共济失调需要终身依靠药物控制症状,但中医可不这么认为。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觉得共济失调不过是身体肝肾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只要找准失衡的根源,把身体调理平衡了,走路不稳、肢体不协调等症状自然就能得到改善。
人体的肝和肾就像相互协作的 “后勤保障部”,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共同濡养筋骨和脑髓。要是长期过度劳累、情绪焦虑、饮食失调,这个 “保障部” 的工作就会出乱子,导致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脑髓失养,共济失调的症状也就随之而来。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盛劲强大夫是如何调理小脑萎缩的。
52 岁的李女士,确诊小脑萎缩两年多,走路摇摇晃晃,说话含糊不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西医让她长期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可症状不仅没改善,还出现了恶心、乏力等副作用。
找到盛劲强大夫时,她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舌下络脉瘀紫。自述腰膝酸软得厉害,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吃饭都拿不稳筷子,晚上还总失眠。切脉发现她的脉象沉细无力,这是典型的肝肾亏虚、痰瘀阻络。盛劲强大夫判断,在她身上,共济失调是身体在报警 ——肾精不足无法滋养脑髓,痰瘀堵住了气血运行的通道。
盛劲强大夫开的方子重点突出 “补” 与 “通”:
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 大补肝肾之精,就像给干涸的田地浇水,从根源上滋养脑髓;
川芎、丹参、水蛭— 活血化瘀,打通被痰瘀堵塞的经络,让气血重新流动起来;
法半夏、陈皮、茯苓— 健脾化痰,把体内阻碍气血运行的痰湿清理出去;
天麻、全蝎、僵蚕— 熄风通络,改善肢体震颤、走路不稳的症状;
黄芪、党参— 健脾益气,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为气血生化提供动力。
这方子核心就八个字:填精益髓,化痰通络。把亏虚的肾精补足了,把堵塞的经络疏通了,肢体自然就能找回协调感。
一开始李女士半信半疑:“我吃了那么多西药都没用,这几味草药能行吗?” 结果一个疗程下来,头晕耳鸣的症状明显减轻,睡眠质量也提高了。经过三次调方,她走路稳当了许多,说话也清晰了不少,西药已经完全停掉。现在的她感慨道:“早该试试中医,之前白吃那么多苦头!”
中医调理小脑萎缩就两条硬道理:
1、找到身体里哪里虚了、哪里堵了(可能是肾精亏虚、痰瘀阻滞、气血不足)
2、该补的地方补,该通的地方通
现在太多人把控制症状的药物当 “救命稻草”,却不解决真正的问题 ——有人是肾精枯竭托不住脑髓,有人是肝气郁结阻碍气血,还有人是痰湿瘀血堵住经络。不把这些根源问题解决掉,吃再多药也只是暂时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小脑萎缩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肝肾功能,平衡气血阴阳,把痰瘀这些病理产物清除掉,肾精充足了,经络通畅了,共济失调的症状自然就能得到控制。
如果您或家人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给中医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