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明明吃得不少,却还是瘦瘦小小,动不动就感冒发烧。
其实,问题往往出在脾胃上!
孩子吃进去的东西没被好好吸收,营养跟不上,抵抗力自然弱,身高增长也受影响。
这时候,一味药材就能帮上大忙——太子参。在学习之前,先给我点赞+转发+关注
中医里也叫"孩儿参",专门给孩子健脾补气,温和不上火。
太子参的特点是"补而不燥",既能健脾益气,又不会像人参那样容易让孩子上火。
夏天正是孩子长个的黄金期,如果能搭配其他药材,效果更好。
今天,邀请儿科专家董秀兰主任来分享太子参的三种新搭配:
- 太子参+山楂+陈皮——孩子如果有口臭、舌苔厚腻,或者饭后容易腹胀,说明有积食。
- 山楂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健脾,搭配太子参,既能消积食,又能健脾胃,让孩子消化更顺畅。
- 太子参+鸡内金+炒麦芽——有些孩子吃饭没胃口,稍微吃点就喊饱,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
- 鸡内金健胃消食,炒麦芽助消化,加上太子参,能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
- 太子参+银耳+百合——如果孩子容易上火,经常口干舌燥、大便干燥,说明体内有热。
- 银耳滋阴润肺,百合清热安神,和太子参一起煮汤,能清热润燥,改善内热症状。
分享一则门诊案例:
之前有个7岁的男孩,个子比同龄人矮,体重也偏轻。
家长反映孩子特别挑食,经常便秘,舌苔黄厚,下眼睑发红,晚上睡觉不安稳。检查发现是典型的积食内热,脾胃功能紊乱。
这种情况需要清热消积、健脾和胃同步调理:用了太子参搭配焦山楂、连翘、茯苓等药材,同时让家长每周用太子参、银耳、百合煲汤给孩子喝。
调理一周后,孩子的大便规律了,胃口也好转了。
一个月后复诊,舌苔变薄,体重增加了1.5斤。两个月后再量身高,长了3厘米。
其实,只要脾胃功能恢复,内热积食清除了,孩子的生长速度自然就会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