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春当武警

作者:王力

我于1947年出生在美丽富饶松花江边的扶余古城,是1966年前郭县第三中学高中毕业生,在1968年全国征兵工作中,光荣地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提为干部,先后任职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办公室党支部书记、司令部党委委员等岗位。

1983年7月,以海军正营职秘书调往位于长春市的武警吉林省总队司令部办公室任武警正营职秘书。武警吉林总队司令部办公室(又称总队办公室)主要是为首长和机关做些文字工作的办事机构,是机关的灵魂部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兼任总队武警志办公室主任工作一职。

参与编纂并完成吉林省武警志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武警吉林总队成立吉林省武警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副总队长蔡奎万、陈本金先后担任了组长,参谋长刘志田任副组长。1986年6月27日成立武警志办公室,王力兼任武警志办公室主任,具体承办吉林省武警志的编纂工作。参加编志的人员有后勤部政治处主任明绍泉、政治部秘书处长杨德春、司令部警务处参谋孙宝慧。


【《吉林省武警志》书影,作者供图。↑】

经过武警志办公室全体同志一年时间的努力,统一了“盛世修志和资政育人”意义的认识,增强了完成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办公室形成了写作方案,五易其稿,第一部比较完整、比较系统记载吉林省武警(公安)部队(1945—1985)四十年历史的《吉林省武警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前夕定稿付印。


【王力同志在武警志编纂工作中获得的荣誉,作者供图。↑】

这部志书分上下两册,并附有大事记。上册的内容有:概述、组织沿革、历史作用、英名烈传;下册的内容有:部队建设中的执勤工作、训练工作、行政管理、通信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政治教育、开展竞赛活动、科学文化教育、两用人才培养、文化体育活动、武器装备、被装、营房设施建设、防病治病、农副业生产。大事记比较系统地记载了1945年8月—1985年12月吉林省武警(公安)部队的大事、要事。全书共约42万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吉林省第一支公安武装蛟河县新站公安队,诞生于1945年8月。从那时起到1985年的省武警总队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历经12次大的体制上的变化。四十多年来,部队继承和发扬了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同时继承和发扬了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积极工作,力尽职守,为吉林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吉林省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无论是在支援解放战争、巩固新生政权、清缴匪特的斗争中,还是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支援合作化斗争中或是在抢险救灾,打击刑事犯罪等斗争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之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在完成全省武警部队第一部志书这项工作中,《吉林省武警志》被省公安厅公安史资料征研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公安史(志)优秀成果。我获得了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省地方志工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省公安厅“全省公安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我和我们武警志办公室明少泉、杨德春同志被武警吉林总队荣记三等功。

在武警吉林总队医院当政委

1989年11月,经武警吉林总队党委研究并报吉林省公安厅党委批准我任武警医院政治委员、党委书记。



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是一所省级三级医疗机构。该医院于1963年成立,原为沈阳军区第63野战医院,驻地郑家屯。1982年9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正式划归武警。经上级批准,1986年起医院在长春市宽城区农安南街46号重新选址和营建,1988年10月搬入新址。医院编有技术干部近300人,设有22个医技科室和330张病床。



心系医院,尽职尽责是我的第一个特点。我于1989年末来到刚刚经过一年多试运转的总队医院,虽然经过全院上下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困难重重,举步艰难。我在大会上表态说:“我来到这个医院,就是要把自己的命运,同医院的命运联系起来。作为班子的班长,就要把医院这架车驾好。”



上任伊始。我首先下基层搞调查研究,并经常同院长和其他常委谈心,了解情况。通过调查了解,我认为,搞好医院建设,人的因素十分重要,而提高人的觉悟和素质,必须要大力抓好政治思想建设。在1990年初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时,我明确提出两手抓的建议,即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任务落实。强调以党风带院风,以党风促医风和学风,并对这四风提出了具体内容。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重点,开办业余党校亲自备课讲课,我不仅个人写了近万字的读书笔记,而且还利用休息时间写了3篇政治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并在省级报刊发表。我还于1989年参加了省委党校哲学本科班的函授学习。



为了加强党对武警部队的绝对领导,我组织政治机关,坚持每月为全院人员传达一次上级有关文件,每季度进行一次形势教育,让全院人员能及时了解上级和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当前的形势和任务,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

为了把雷锋精神体现到医疗工作中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我在1990年3月份一次全院大会上,明确喊出我向雷锋看齐,大家向我看齐的决心,并以院党委的名义响亮提出患者身边有雷锋,我为患者当雷锋的口号。在长春首家实行全天24小时门诊工作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1990年一年,坚持为群众义务医疗咨询7000多人次,为驻地学校厂矿体检5000多人次。在《城市时报》开辟了寻医问药专栏。有3名学雷锋标兵被荣记三等功,有4名学雷锋积极分子受到院嘉奖。1991年为了把学雷锋活动进一步和医院实际相结合。我率先提出“学雷锋、爱医院、做主人”的口号。并以院党委的名义向全院发出号召。号召全院人员向雷锋同志学习,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医院献良策、做贡献。我们的新闻刊登在《城市时报》5月3日头版头条上。与此同时,开展“假如我是院长、政委怎么办?”“假如我是科主任、护士长怎么办?”的活动,进而树立了全院人员以院为家的高度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关心知识分子,强调科技立院,是我的第二个特点。1989年末我来到医院,通过4个月的下基层代职工作,了解到不少实际情况。要想提高医院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就要抓软件和硬件,强调科技立院意识。为此我经常和院长、副院长、医务处主任商量如何提高医疗技术问题,并在有关会议上郑重宣布,我们提倡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更鼓励那些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积极搞医疗科研工作的同志。

1991年,医院先后完成了4项科研项目,4项科研成果都通过了省级鉴定。全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共15项。撰写医学论文73篇,有8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先后有7位专业技术干部提前晋级,1名荣立二等功,1名荣立三等功。


【吉林省武警总队医院大门,2025年5月拍摄。↑】

清正廉洁是我的第三个特点。我小时候家教就严,当兵之后部队要求更严,这就让我养成了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15岁加入了共青团,22岁加入了共产党。到医院任政委后,职务变了,地位高了,可立党为公的思想没有变。在工作中,我从不以党委书记自居,有事总是和其他常委商量,从不越权处理问题。同时还注意发挥副职的作用,并支持他们大胆工作。在处理重大问题和有关人事问题上,我善于征求别人意见和基层支部意见,办事公道,透明度高。如在评先、选优和干部晋职晋级问题上,都是以公开的形式,自下而上由支部提名,然后常委根据基层意见初定人员后再返回各支部,直至意见统一才确定上报,这样群众服气。在平时工作中,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自己也从不以政委的身份乱花公家一分钱,就连自己办公室的一个柜子也是借的。

为了解决部队干部、战士和地方群众看病交通不便的问题,我亲自找有关单位多次协商,终于将市内公共汽车22路延伸到武警医院附近,并将2路汽车通过负2路进行联运,增加了长春站前与武警医院之间的公共交通便利。


【武警医院门前的公交站牌。↑】

从我到医院工作的第一天起饭盒天天带,从不在食堂开小灶,这一点已被同志们亲切称为“王政委的饭盒精神”。与此同时,我每天都提前20—30分钟上班,无论是风天雨天雪天,天天如此。而且每天又总是最后一个下班。到了冬季,考虑几个高级技术职务的干部年龄大,便和他们一同乘小车上下班。全年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往返20多里路,这一点又被医院同志称为“王政委的自行车精神”。另外,我逢重大节假日还有到医院来看一看的习惯。1990年大年初一和1991年、1992年三十儿,我都没有忘记来看望院里的值班医护人员和战士。


【武警医院新楼。↑】

工作严谨,联系群众是我的又一特点。首先,我能带头坚持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并注意搞好班子团结,凡是重大事情从不自作主张,而是坚持党委集体研究。党委决定的事情,我都带头执行,执行中敢于与不良倾向作斗争,党性原则强。一次有个别同志在评功授奖上拉选票、争先进,我并没有因为这个人是某某人的家属而放弃原则,而是实事求是的把真正贡献大、表现好的同志拿了上来,使群众心服口服。我还要求机关干部工作要雷厉风行,要提倡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对基层提出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给予解决。我们要加强服务态度,切实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几年来,我言行一致,不但用自己的行动给机关做出了好样子,同时也带动了机关作风的改变。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液化气落户问题,解决了部分干部子女入学难等问题。为了加强同群众的联系,我还经常下到科室倾听群众意见,对群众提出的好建议,我都能采纳,平时我还注意关心群众的生活困难,无论哪级干部,只要找到我,凡是我能解决的,都能想办法给予解决。如有一位年轻干部,因为是独生子女,其父母退休后准备投靠他,按政策规定是允许的,但有一些情况需要组织上出手续办理。我知道后,一边安排有关部门帮助办理。一边又亲自帮助联系,使这位青年干部深受感动。我这种平易近人、关心群众、联系群众的作风受到群众赞扬。



根据我的提议,医院成立了院史编辑小组,编纂了本院第一部院史。为方便学习和借鉴本院政治工作经验,我责成政治处编制了1990年《吉林武警医院政治工作资料汇编》《吉林武警医院1991年政治工作风采录》和《吉林武警医院业余党校讲课提纲》。

当1992年8月我正式以武警上校正团职离开总队医院时,三年的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我为身上有了三个光环感到骄傲:我是武警总队优秀党务工作者、是武警总队党风廉正建设先进个人,总队党委为我向武警总部报请三等功。



作者简介:王力,男,1947年生于吉林松原,大学文化。是一位有着56年党龄、25年军龄、32年工龄的退休公务员,首批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现为长春市老研会理事、书法创研员;南关区老研会(书法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山印社、石韵印社和平阳印社理事;南关区关工委百家讲堂宣讲团副团长、平阳社区关工委家长教育群群友,南关区关工委工作品牌“王力讲故事”活动创始人,南关区关工委特聘五老志愿者;长春书法家协会会员、长春汉俳学会会员、长春老年文友会会员、吉林省龙收书画馆顾问、朝阳区南湖街道二二八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

【胡同长春】编发长春记忆图文,欢迎阅读分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