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1日,日内瓦谈判结束,中、美发布了联合声明,这是属于中国的胜利——强硬才能让老美妥协!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会议中,美方代表竟称呼中方为“Chinese partners”,外媒记者惊呆了,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过去7年,中美之间是“对抗”“脱钩”“制裁”,如今对中国的称呼变化,究竟代表什么?是否意味着老美的“低头”?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
在这次日内瓦会议中,中、美能直接达成协议,是让人想不到的。
这次谈判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双方同意互降关税,在声明中,美国取消了对华加征91%的关税,中方同步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国暂停了24%的“对等关税”(为期90天),中方也暂停了24%的反制关税。
对于美方关于“芬太尼”问题,对我国加征的20%关税,声明中并没有提到,中方在稀土上的政策,是否有变化,声明中也没有提到。
联合声明一发布,股票就开始变动,美股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了3%,港股的恒生指数,盘中也飙升,尤其是科技股和消费股,大大上涨,金价却大幅下跌。
在会议中,美方代表贾米森・格里尔改变了对我们的称呼,说中方是“伙伴”,这真是稀罕,要知道,美国一直把中方当作“威胁”,如今直接作出这么大的让步。
美方代表贾米森・格里尔
语言是政治的镜像,2017年,特朗普政府发布国家安全报告,把中国定义成“战略竞争者”,认为我们是“修正主义”国家,这被媒体认为是双方对抗的开始。
2022年,拜登也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把中国定义为“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次年,北约首次阐明对华立场,把我们纳入了“安全威胁”,构建起跨大西洋的对华统一战线。
老美的种种行为,都把我们视为“对立面”,如今,日内瓦会议中“伙伴”的出现,却让人值得思索。
而且,在声明中,美国曾经提到的“挑战”“失衡”“安全威胁”等对抗性词语,已经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
“相互开放”,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隐形批判,过去几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封锁技术,但却导致美国的半导体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陷入了“库存危机”。
声明的提出,就是想要求美国,拆除亲手筑起的“贸易壁垒”,践行多边主义。
“持续沟通”,2024年4月,国防部长董军与前任美防长奥斯汀通话,这是2022年11月以来,两国防长的首次通话,中断了18个月的时间。
“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拜登曾宣称:竞争但不冲突,但实际上,他做到的只有竞争、封锁,这也是一种冲突,声明中的表述,就像想要求美国,放弃霸权的思维。
除此之外,声明中还提到,双方要建立一个“磋商机制”,双方可以及时交流,共同协商,尽量避免冲突。
那么,美国究竟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主动向我国提出和谈?
美方施压的代价
过去5年,老美一直在针对我国,从贸易战到科技封锁,从外交孤立到军事威慑,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美方想迫使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做出让步,维护自身的霸权,可现实却给了它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直接的受害者是美国企业,波音公司遇到了麻烦,中方在一周之内,退回了3架波音飞机,如果波音失去了我国市场,未来20年,会损失上百亿美元的订单。
美国深陷“稀土危机”,中方禁止向美国出口7类中重稀土后,美国的战斗机,因为缺少零部件而被迫停产,稀土供应链陷入了瘫痪,美国也承认:非常依赖中国稀土,短期内无法替代。
特朗普高喊“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可是,关税战后,他的“制造业回流之梦”更加渺茫。
新泽西州一家自行车制造商负责人阿诺德·坎普勒坦言:“我们90%的零部件从中国进口,加征关税后,一个轮子成本从10美元涨到了30美元,短短一个月内,就交了310多万美元的关税。”
他还说,中国不需要承担这些关税,它们公司在美国的海关有个账本,每个月,关税就会从账上,自动扣走关税的钱,记者询问能否“纯美国生产”时,坎普勒表示:这不现实。
除此之外,5月9日,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发生“零靠岸”,洛杉矶港、奥克兰港无人卸货,繁忙的港口如今变得冷冷清清,这也是疫情以来的首次。
特朗普提到“港口货运量放缓”的时候,还声称:这是好事,意味着美国损失的钱少了,但这却引来批评,美国杂志《新共和》写道:这暴露了特朗普对经济学的根本误解,再次暴露了自己的愚蠢。
美国所做出的承诺
虽然中方取得胜利,但我们也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难为美方,何立峰副总理在会后表示:这次会谈,是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短短几个字,表明中方愿意参加这次会谈,并不是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也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胜利,而是真心实意地希望与美方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实现互利共赢。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在谈判中,中、美两国一致认为,双方都不想“脱钩”,最终得出了共同的结论,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将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美国的让步,其中还包含了2条实质性的内容:
下调了部分儿童类商品的关税,涉及婴儿车、安全座椅等28类商品,虽然这个关税并不太起眼,但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第一次在非对称关税战中,做出实质性的让步。
暂停了对五家中企的技术禁运,这表明:美国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出现了裂缝,但我们也需要警惕,老美这是“暂停”,而不是“解除”,如果特朗普“特不靠谱”,还是很有可能的。
网友的评价
中、美联合声明签署后,网友们在评论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像打了胜仗一样,非常热闹。
有网友表示:中国打赢这场关税战,相信会像抗美援朝胜利一样载入史册,我们的经济会更上一层楼,世界各国在反霸权斗争中,将对中国刮目相看。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保家卫国之战,立威之战,关税对抗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过的一道坎,是反霸权之战,国运之战,坚信中国一定战胜一切霸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必胜!
“中美真合作成功,世界会共赢,最主要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美国的霸主地位不变,大家都得到了发展,如果美国能看清中国人的本质,促使台湾回归,那美国就会大赢,中国人的回报是实打实的。”
结语
从“对手”到“伙伴”,美国对我国称呼的变化,绝不是偶然,中、美关税战已经证明:单边的霸凌终将反噬自身,中国以实力逼出了美国对我们的尊重,世界需要合作。
未来,中美是走向“新冷战”,还是找到共存之道?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句“Chinese partners”的背后。
信息源:美将公布首份国家安全报告:中国成“战略竞争者” 环球网 2017-12-19
信息源:美将公布首份国家安全报告:中国成“战略竞争者” 环球网 2017-12-19
信息源: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国西海岸港口官员惊到了 观察者网 2025-05-11
信息源: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国西海岸港口官员惊到了 观察者网 2025-05-11
信息源:美财长举行媒体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观察者网 2025-05-12
信息源:美财长举行媒体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观察者网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