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婚姻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阴晴不定”,不是你看我不顺眼就是我看你不顺眼,离婚更是家常便饭。



当代年轻人的婚姻观也在一点点改变,老一辈的人都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找个人过日子了,其实是婚姻的本质早已悄悄改变。

婚姻到底都变了什么?真的能动摇家庭根基吗?



老版本早就淘汰了

最大的感觉,就是这根基不稳了,以前总说“成家立业”,家得是那个根,是累了能回去喘口气的窝,现在你瞅瞅,外头的风浪把这窝都快掀翻了,房子车子、老人孩子,哪座山不压得人喘不过气?就靠一个人在外头拼死拼活?太难了,真的太难。



现在家里两个人都得出去挣那份钱,这是活生生的现实,没得挑,可这么一来,家里那摊子事儿谁管?“男主外女主内”那老黄历,自然就翻篇儿了,那新的章程呢?好像还没写明白,谁多干点少干点,心里那杆秤稍微歪一点儿,你看吧,准保闹别扭。



还不只是钱闹的,人心也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不把结婚当成非过不可的坎儿,更像超市货架上的东西,看上了、需要了就拿,不需要就先放着,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好、甚至就图个清静省心,都可能排在结婚前头。



这跟咱那时候可不一样,那会儿觉得,到岁数了,结婚生孩子,天经地义,别人都这样,现在?晚点结、不结婚,好像也挺正常,没人指着脊梁骨骂你,这心思一变,对婚姻那份投入、那份忍让,肯定就不一样了,你说是不是?



定位一乱套,整个婚姻就乱套了

第二个改变的,就是这家里头谁是谁,该干啥,有点乱,不是说非得按老一套来,关键是新的规矩八字还没一撇呢,让人不知道咋摆放自己。



你看现在的男人,那压力一点不比过去小,外头挣钱的担子没轻,家里头还得学着搭把手,换尿布、洗碗擦地,社会也觉得你就该干,干得好,好像天经地义,谁让你是男人呢。干得不好,或者干脆不想干,那就里外不是人,落一身埋怨。



有时候想想,也真是够难为男人的,所以有些干脆就有点“撂挑子”那意思了,觉得横竖不对,不如少掺和,眼不见心不烦。

再说女人这边呢?变化更大,读了书,有了自己的饭碗和想法,谁还甘心像过去那样,生活就围着灶台孩子男人转?这肯定是好事,是进步,但进步里面也夹着新的麻烦。



事业要强,家庭也得顾,两头都是事儿,怎么才能不塌?老观念还在那儿幽魂似的飘着,说女人就该顾家,新想法又在心里头喊,要有自己的价值,结果呢?好多女的觉得自己就跟走钢丝似的,一步踏错就可能掉下去,那心叫一个累。



这种谁该干啥的糊涂账,不光是男女俩人之间算不清,自个儿心里也拧巴,一个人,一会儿是公司打工人,一会儿是孝顺儿女,转脸又是温柔伴侣,还得是靠谱爹妈,哪个角色掉链子都不行,时间一长,铁打的人也扛不住。



这种累,最容易带回哪儿?就是家里,带给最亲近的人,本来该是放松的地儿,结果也绷得跟弓弦似的。



人心经不住揣度

还有一点,就是这人跟人之间的那点信任,好像越来越不经踹了,不是说现在人心都坏了,实在是外边太乱,听多了看多了,自己心里也犯嘀咕。

现在这手机,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手指头划拉两下,啥玩意儿都往你眼前推,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明星那点破事儿,还有好多讲婚姻怎么不幸福、谁谁谁又出轨了的事儿。



看得多了,就像老话讲的,“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算自己日子过得好好的,也容易对结婚这事儿疑神鬼祟,觉得这玩意儿靠不住,不保险。



这种没底的感觉,会让人在过日子的时候,下意识地给自己留后路,不敢把心全掏出来,你看现在不少年轻人,住一块儿挺好,就是不去扯那张证,八成就是这么个心态,想要个伴儿,又怕担那份责任,怕最后分的时候扯皮。



这跟我们那时候认准了一个人就“一辈子”、“死活跟你过”的想法,那真是差得老远了。社会上有些歪风邪气,也在一点点地往家这块好地上渗,社会对有些男的出轨,态度宽容得不像话。

总觉得“男人嘛,逢场作戏”,劝和不劝分的居多,这种和稀泥的态度,不就是在给破坏规矩的人撑腰吗?时间长了,大家就觉得,原来这结婚证也没那么神圣,犯错了代价也不大。



再加上有些人,脑子让钱给塞满了,把结婚当成往上爬的梯子,或者为了钱就去拆散别人家庭。这些脏的臭的掺和进来,把原本挺简单干净的感情事儿,搅和得越来越浑,那信任还能结实得了吗?



两人心不齐,这婚姻早晚得完蛋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倒苦水,也不是说现在就一定不如过去。时代往前走,日子、婚姻的样子,肯定跟着变,关键是,这大雾天开车上路,不能光靠蒙,也不能直接停路边等死。得想法子,定定神,看清眼前一亩三分地,小心往前挪。



头一条,就是自家的“方向盘”得抓牢了,外头再吵,别人家再热闹再狗血,那都是人家的戏,关键是你和你那口子,俩人心里到底想要个啥样的家?对这日子有啥共同的盼头?



把这事儿掰扯清楚了,就像给车装了个导航,外头雾再大,心里有谱,就不至于瞎转悠。坐下来,掏心窝子聊聊,别怕露怯,也别怕吵架,俩人能找到那个共同的目标,那个都能接受的底线,这就是你们小家的“定海神针”。



得学会看路况,该拐弯拐弯,该刹车刹车,过日子哪能一条道跑到黑?今天你忙得脚不沾地,那我就多担待点儿,赶明儿我累趴下了,你也得搭把手,谁多干谁少干,可以商量着来,不用死抱着“男的必须干啥女的必须干啥”或者“必须算得清清楚楚”的老皇历不放。



心里装着对方,愿意为了这个家、为了这个人退一步,这就比啥规矩都强。沟通顶很重要,不光是说事儿,还得说说心里怎么想的。觉得委屈了,别闷着,觉得对方挺好,也别把夸奖掖着藏着。这感情啊,就跟种地似的,得常浇水、常松土,不能指望它自己长。



婚姻这玩意儿,有点像老酒,得靠时间慢慢养着。一遇到事儿就想“换台”,那永远也品不出那醇厚的味儿。学着点“慢”功夫,别啥事都图快。对感情多点耐心,对身边人多点宽容,其实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让自己有机会尝到那更长久、更实在的甜头。



说到底,结婚过日子这趟路,确实比以前绕、雾也更大了,但只要开车的人心在一块儿,导航设定好了,油也加满了,时不时地看看车况没毛病,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道,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日子是自个儿的,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与其坐在那儿干着急、瞎抱怨,不如打起精神头,把自己那小家捯饬利索了,把身边那个人照顾好了,这比啥都实在,您说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