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情画意中探寻自然之美
记者带您走进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人文之旅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以明代画圣朱耷为核心,与梅湖水系相依,是南昌文化与自然融合的典范;滕王阁景区,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诉说着千年的诗意与豪情;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借古建风貌与市井烟火,重现南昌的岁月风华……近年来,南昌市的特色景区凭借各自的魅力,让这座英雄城愈发迷人。
位于南昌青云谱区的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宛如一颗镶嵌在城市中的璀璨明珠,将深厚的历史人文与秀丽的自然风光完美交融。近日,记者走进这处充满魅力的景区,带您领略“历史人文+自然风光”交织而成的独特景致。
打卡点1
八馆——艺术与历史的殿堂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八大山人梅湖景区,游人沿着湖堤悠然漫步,这里远离闹市的喧嚣,湖清岸绿、碧波如镜、一步一景、廊桥相连,宛如一幅水墨画,江南水乡的曲水流觞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走进八大山人纪念馆,一尊八大山人铜像静静伫立,面容清癯,神情冷逸,双手环抱于胸前,斜挎斗笠,为夏日添上几分孤寂与深邃。馆内的青云谱道院旧址,原为道教“净明派”道场,清代翻建,建筑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木结构,门窗雕花格扇,布局精巧,是江西民居特色与明清制式的典范。踏入旧址,庭院里几株古树静默伫立,石板路被洗刷得光亮。门窗上的雕花格扇,图案繁复而细腻,偶尔有水滴顺着格扇滑落,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静谧。
在八大山人真迹馆,八大山人的艺术精髓尽显。他笔下的动物,寥寥数笔却形神兼备,动物的眼睛尤为传神,或斜睨、或警觉、或翻着白眼,生动至极。如《双鹰图轴》,两只苍鹰相互顾盼,于枯木顽石间尽显英武之姿;《墨荷图轴》采用独特视角,大量留白,韵味无穷。
此外,景区内还有尚书阁精品图书馆、华南博物馆、彭友善美术馆、程允贤雕塑馆、恒茂美术馆、乔家栅糕模文化体验馆等展馆,也各有特色。
打卡点2
两园——自然与文化的交融
从展馆区域出来,记者顺着指示牌来到了个山园。个山园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在光影中更显古朴,粉墙黛瓦在树木间若隐若现,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呈现着江南园林独有的温婉与雅致。“个山园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包括艺术节、发布会、作品展览等,让市民游客能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新潮的魅力。”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工作人员徐维兴介绍道。
离开个山园,走进花博园,瞬间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园内各类鲜花争奇斗艳,宛如阳光洒落在雨中,散发着温婉的美。据徐维兴介绍,景区以匠心独运的园林规划,巧妙搭配众多花卉绿植,园内全年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景。春日樱花如霞,花瓣飘落似花雨;夏日荷花与荷叶相映成趣;秋日红枫银杏,落叶奏响秋歌;冬日腊梅傲雪绽放,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花博园内,一处处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为游客提供了休憩赏景的好去处。“坐在亭中,微风拂面,欣赏着眼前的湖光山色,聆听着鸟儿的欢歌,仿佛置身于画中,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游客龚建说道。
打卡点3
一廊——艺术长廊的魅力
顺着湖边的小路,记者来到了华夏艺术第一廊。这条长廊蜿蜒曲折,长达数里,复廊花窗各不相同,竹径通幽,廊回路转。每一扇花窗都像是一幅独特的画框,将外面的景致框成了一幅幅流动的、充满诗意的画卷。
长廊两侧墙壁上挂满了书画和摄影作品,从传统艺术到现代创作,让人目不暇接。一幅幅书法作品笔力苍劲,有的如行云流水,有的刚劲有力;绘画作品色彩斑斓,山水、人物、花鸟,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摄影作品则以独特视角,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有的展现自然风光的壮美,有的记录人间烟火的温情。
在长廊的一些角落,设有书画创作互动区,几名游客正在亲手体验传统书画创作。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挥毫泼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原本只在课本上见过八大山人的画作,没想到今天竟能沉浸式了解他的传奇人生。”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李泉感慨道,“在书画区提笔时,看着墨汁在纸上变幻出灵动的线条,突然觉得传统文化不再遥远,而是化作指尖的温度,流淌在每一次呼吸之间。”(洪观新闻记者 胡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