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国海警在南海铁线礁实施主权管辖行动,五星红旗飘扬的画面引发国际关注。面对菲律宾在域外势力鼓动下的连番挑衅,中方以实际管控与法理反制亮明底线。

菲律宾正将南海争议推向危险边缘。今年1月24日,菲方船只非法进入铁线礁海域进行砂样采集,中国海警三艘舰艇实施包围驱离。四个月后的4月中旬,菲海岸警卫队发言人公开宣称将开展所谓"科考护航",其环境与自然资源部更宣布在争议岛礁设立"科研站"。这些行动背后存在明显矛盾——菲方在1月侵闯时未提及任何科研目的,却在遭遇挫败后突然高举"环保大旗"。



南海资料图

美国在南海的地缘博弈套路逐渐显露。美菲澳三国5月初的联合巡航声明中,"自由开放"的冠冕堂皇掩盖不住军事威慑意图。值得关注的是,菲律宾新签署的《海洋区域法》将中国岛礁非法划入管辖范围,这项立法恰逢美军"林肯"号航母调离西太平洋,且距离美国大选结果揭晓不足半月。菲驻美大使对特朗普政府延续军事合作的"信心喊话",暴露出其政策摇摆背后的大国博弈底色。

中国海警的常态化存在构成坚实防线。铁线礁现场照片显示,执法人员不仅完成主权标识设置,还系统清理了海洋垃圾。南海研究院披露的数据表明,2024年前四个月中国海警累计实施维权行动27次,其中针对菲方侵权行为的拦截成功率保持100%。4月驱离行动中,直8武装直升机在礁盘附近展开战术机动,有效阻止菲方人员抢滩企图。



直8武装直升机资料图

法理与外交层面的交锋同样激烈。针对菲律宾企图将非法仲裁案"合法化"的操作,中国外交部5月9日召见菲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值得注意的是,菲方所谓《群岛海道法》援引的所谓"国际法依据",正是2016年那场被联合国国际法院明确表态"不参与、不承认"的仲裁闹剧。中国海警局同期公布铁线礁地质样本检测报告,以科学数据证实岛礁形成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直接粉碎菲方捏造的"人工干预"谎言。

南海局势的实质是规则主导权之争。菲律宾在仁爱礁的运补行动出现戏剧性反转——此前七轮运补均在中国海警监管下完成,菲方近期却突然否认事先通报程序。这种出尔反尔与美菲军演期间菲陆军高调宣布"夺岛演练"形成呼应,暴露出其策略已从试探转向冒险。但卫星影像显示,山东舰航母编队在美菲联合军演期间前出巴士海峡,实现对外部干涉力量的战略牵制。



山东舰航母编队资料图

国际海洋秩序面临严峻考验之际,中国的应对策略呈现多层次特征。黄岩岛防线从礁盘拓展至30海里外,仁爱礁实现全天候监控,铁线礁建立定期巡查机制,这些具体行动构建起立体化管控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在今年东盟系列会议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超过三分之二的条款已达成共识,这为地区国家排除域外干扰提供了制度保障。

当菲律宾船只再度出现在争议海域时,迎接他们的不再是简单的喊话驱离。中国海警船配备的76毫米舰炮完成实战化改装,多艘万吨级巡逻舰加入南海值班序列,这种执法力量的质变与2016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马尼拉需要清醒认识到,依附域外势力制造的泡沫式安全感,终将在实力法则面前破灭——就像铁线礁的潮水,从不会因人为干预改变涌动方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