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增程缺乏正确的理解,他们认为增程是落后的技术,是没有任何门槛的技术。
但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在高端市场中增程更容易获得信任,2024年一整年,30万以上的新能源板块中,只有增程路线领跑市场。
理想L6、AITO M9、AITO M7、理想L7(参数丨图片)、理想L9、腾势D9、理想L8几款均为热销车,除了腾势D9是PHEV之外,其它都是REEV(增程)车型。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比亚迪的DM-i也是借用了大量的增程路线,时速70km/h以内也是REEV工作状态。
高端市场容易接受的技术,必然在某些产品点上深刻打动了消费者。
一个是,增程平顺性更强,100%纯电机驱动,没有任何的顿挫感,而且动力更强、来得更快,驱动时更加安静。
另一个,增程往往配合更大电池包出现,纯电续航更长,对于更多消费者来说一定拥有更强的吸引力。
客观来看,更多消费者只是日常代步使用,所以平顺、安静、动力强这些点非常重要,相比于PHEV架构,增程的确更有吸引力一些。
技术上来说,PHEV一定更复杂,匹配更多的档位、内燃机高速直驱更省油、失速概率更低,这些都是优点。
但有一说一,这些用户感知不到,是真的感知不到!
一个用户80%都是市区代步使用,你跟他说增程高速油耗高,一问高多少?100公里多烧一升油,人家真的觉得无所谓。
再说了,普通人一年能跑长途的次数一只手数得过来,真的不是特别重要,再加上现在电池包动不动就能跑200多公里。
比如说我的使用场景,虽然跑高速,但固定距离就是150km,电池包已经够用了,所以增程高速油耗高根本就不是问题。
反而是增程的优点大家很喜欢。
目前的技术发展方向,越来越增程化,而且用户对增程的认可度也在直线飙升,比如说零跑、启源这些定位更加亲民的产品,市场热度眼看着飙升明显。
除了用户更看中增程的优势之外,从设计上来看,增程的门槛的确也低,有助于下放设计难度、降低制造成本,进而下调产品价格。
PHEV想要做到平顺、不出故障,难度真的非常高,需要企业克服大量的工程难度。
增程就不需要,或者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本更低,既然使用体验感一样,用户自然喜欢成本更低的产品。
增程价值超过PHEV,这也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市场正常发展的一种规则,成本低、体验感好,这就是老百姓需要的。
而所谓的增程高速油耗高、动力可能跟不上,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优化动力策略、换装更好的内燃机,这些问题也都可以解决。
所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方向,就是对增程架构进行整体优化,PHEV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但从接受度上来说,可能不如增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