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真的很魔幻。

这周末,南岗万达广场因一众TVB明星到访,引发万人空巷,在小红书疯狂“洗版”:


△来源:小红书 侵删

同一时间,在黄埔楼市群里引起热议的,不是哪个楼盘价格创新低,也不是哪个小区的学位不足。

而是一家超市关闭!



△来源:小红书 侵删


科学城唯一大型超市,要倒闭了

昨天,萝岗奥园广场永辉超市一篇“停业公告”,引起了广泛热议。公告称:永辉超市总部正在对各项资源进行统一整合与优化。经过综合评估,奥园广场店将于2025年6月1日起停止营业,闭店出清日期为:5月23日至31日。△来源:永辉超市公告也就是说,这家经营6年、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门店,最终没能逃过关门的命运。
事件一出,科学城的街坊议论纷纷。不少网友表示:云埔人民实惨,唯一一家比较近的大型超市都倒闭了。还有不少街坊却表示:倒闭是正常的。“我去过这里买东西,商品同质化严重,价格缺乏竞争力,体验毫无亮点。”“楼下底商、社区小超市、朴朴美团等线上平台,以及村民自产的新鲜蔬菜,已经覆盖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人说:这是选址与客群的错配。聚焦科学城,奥园广场周边以公寓和商务办公为主,年轻客群对大卖场兴趣寥寥;而城中村租客呢,又被一路之隔的萝岗菜市场、好又新超市分流。这种“两头不靠”的尴尬处境,注定了其难以培育稳定的消费群体。甚至有人直接喊话:换个盒马/永旺/胖东来吧!不过,永辉超市的这波关店,带来的倒不一定是坏消息。有疑似“内部人士”表示:盒马生鲜的可能性很大!评论一出,科学城的居民表示:期待住了...


科学城业主,等大商业久矣

有人会问了,黄埔这么大,为什么要关注这个超市?

在房哥看来,呼声的背后反映了一个问题:科学城业主,等大商业久矣!

被定位为“产城标杆”的科学城,“产、城、地、人、钱”具备,在资源方面可以说得天独厚。


△来源:小红书 侵删但这样一个地方,商业人气迟迟跟不上。翻看小红书,大家不难发现科学城网友们,纷纷讨论自己的“生活现状”:

“虽然产业、配套、公园似乎什么都不缺,但附近人气不够,确实有提升的空间...”


△来源:小红书

还有网友表示,科学城不缺商业,只是商业发达而不繁荣而已。△来源:小红书确实,目前科学城居民购物基本依靠底商,都是些小商铺,没有人气较高的商业体。虽然说,小商铺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要集聚人气,还得靠较大规模的商业体。

即便纵观整个科学城的商业分布,主要以大悦汇、至泰广场、万达广场为主,几乎称不上“高端”...这就导致有的街坊,还会往增城的永旺跑。


反观其他板块,跟科学城差不多时间起步的番禺万博,有了K11、天河城、万象天地、ICC环球广场等。

有比较就有伤害。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城居民们对新商业体的进度尤为关注。

那么,科学城的新商业进度如何?

最近,沉寂十年的科学城商业“巨舰”——香雪城,也终于传出了消息。

这座46万㎡的商业体,位于香雪地铁站旁,曾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沦为烂尾项目。


2020年,保利发展以120亿元重磅接盘,赋予其全新使命——从传统购物中心,转型为“科技+总部+金融”的产城融合体。

项目巧妙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将11万㎡商业空间改造为垂直产业园,地下停车场变身为自动驾驶测试场,预计最快今年下半年亮相。

还有一个商业项目,大家可能忘了,那就是早些年风很大的“长岭之门”

还记得2021年,该项目举办了一场颇为盛大的发布会,提出要投资超400亿元,打造一个体量超过350万平的城市名片。


在“长岭之门”中,又包含了“长岭之心”超级邻里中心,被认为是补齐片区商业短板的关键一环。

可惜4年过去,“长岭之门”仍未迎来实质性的进展。

网友直呼:“长岭之门”变“长岭之饼”。


先筑巢,方能引凤

黄埔商业弱的问题,不是一两年才出现的。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黄埔区以119万常住人口创造了人均GDP31.82万元的亮眼成绩。

不仅高居广州榜首,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已达到发达经济体收入标准。


△来源:广州黄埔发布

而到科学城买房的数量,近7年多以来,已经超过2.3万户,新增居住人口估计超过4万人。

尤其是2020-2022年,科学城的楼市热度位居全市前列。


2018-2025年科学城一手房交易情况

制图:房频 来源:中指院

然而,这样优越的经济条件,却未能催生与之匹配的商业配套。

对比国内外同类发达城区,黄埔本应拥有2-3个高端商圈。但现实却是:作为广州中心六区之一,黄埔是唯一没有都市级商圈的行政区。(其他五区:天河天河路、越秀北京路、荔湾上下九、海珠琶洲、白云白云新城)

官方文件《黄埔区商业网点布局与发展规划(2020-2030)》也坦承:“缺少都市级高端商圈,中高端商业网点及商业服务能力不足”。


△来源:黄埔区商业网点布局与发展规划(2020-2030)

有数据显示,仅20%的黄埔居民认可本区消费环境,超八成消费力外流至天河等商圈。

这种“经济强区、商业洼地”的畸形格局,已成为制约黄埔品质提升的短板。

在房哥看来,黄埔要想吸引高端商业入驻,必须先把“内功”练好。

比如优化交通路网。

以万象城选址白鹅潭为例,其成功要素不仅在于地处西部CBD,更得益于“四线交汇”的地铁优势。


△广州万象城效果图反观黄埔,断头路待打通、路网密度待提升、高铁站枢纽功能待强化,这些基础短板亟待补齐。商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天河商圈从1996年天河城起步,历经二十余年才形成今日之规模;番禺万博商圈同样经历了从粤海天河城到K11、万象系商业的渐进发展过程。这种“商业生态链”的形成,需要时间沉淀。
给黄埔时间,就是给未来可能。

黄埔商业的突破点在哪?各位朋友怎么看?

如有意在广州买房,需要了解优惠信息,或是掌握一手动态,也可以加@房小哥,我们无话不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