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刚宣布停火,特朗普就急着跳出来抢功劳,结果被莫迪当场打脸。当地时间5月10日,特朗普在白宫宣称是美国促成了印巴停火,还特意提到国务卿鲁比奥与巴基斯坦军方通了电话。可印度外交部直接回怼:“停火是两国直接谈判的结果,跟美国没有半毛钱关系。”这波操作让全世界都看明白了:在南亚这块地界,美国的算盘这次算是彻底打空了。


说起来,特朗普这波“表演”也不是头一回。他上任一百多天,外交上几乎交了白卷,好不容易逮到印巴停火这种能刷存在感的机会,自然要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但问题在于,他这波操作实在太没技术含量。冲突爆发前,美国副总统万斯刚去印度推销完武器,结果印度真开打了,美国却瞬间变脸,特朗普公开指责印度“行为可耻”,既不提供军事援助,也不公开支持,完全把印度当猴耍。这种“卖队友”的操作,搁谁身上能受得了?

更让印度窝火的是,美国在调停过程中明显“偏心眼”。鲁比奥只跟巴基斯坦军方通话,从头到尾没搭理印度,这种区别对待直接戳中了莫迪的痛点。要知道,印度这些年拼命砸钱买武器,就想在南亚立威,结果美国在关键时刻把印度当空气,这不是打莫迪的脸吗?再加上印度在冲突中损失惨重,巴基斯坦用中国造的导弹把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都给炸了,印度国内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火,这时候美国还来抢功,莫迪能给好脸色才怪。

其实,美国这波操作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特朗普政府一直想拉拢印度制衡中国,可又不想真的卷入冲突。他们一边卖武器给印度赚大钱,一边又跟巴基斯坦保持联系,两头下注。这种骑墙态度在冲突爆发后彻底暴露:印度需要支持时,美国装聋作哑;停火了又跳出来摘桃子。这种“商人思维”的外交策略,说白了就是把印度当工具,用完就扔。莫迪再傻也能看明白,与其被美国当枪使,不如直接撕破脸,反正印度还有俄罗斯、欧洲这些合作伙伴,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就显得格局大得多。王毅外长分别与印巴高层通话,既支持巴基斯坦捍卫主权,又肯定印度打击恐怖主义的立场,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更关键的是,中国始终强调通过对话解决问题,没有像美国那样借机推销武器或者搞政治操弄。这种务实的态度,让印巴双方都感受到了诚意。就连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都公开感谢中国,说“无论何时,中国都是可靠的伙伴”。

现在回头看,印巴停火其实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对印度来说,再打下去面子里子都得丢,巴基斯坦的反击已经证明印度的军事实力远没有吹得那么强;对巴基斯坦来说,虽然战场上占了上风,但长期消耗战也拖不起,见好就收才是上策。而美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彻底暴露了其“利益优先”的本质,反而让印巴看清了谁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朋友。

未来,印巴关系大概率还会摩擦不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在南亚的影响力正在被削弱。印度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不会再当美国的“提款机”;巴基斯坦则用中国武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中国通过这次事件,进一步巩固了在南亚的话语权。这场冲突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国博弈的真实面目,也让全世界看到: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耍嘴皮子或者投机取巧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诚意和担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