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太子山公园,树木的新叶舒展如碧玉,游人穿梭其间,满脸笑意。王为贺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公园,内心有止不住的成就感。

作为南京大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最让王为贺牵挂的,便是新区的花草树木。

“记得小时候在苏北老家,田埂上的蒲公英、紫云英,屋后那棵老槐树,都是我最好的玩伴。”谈起与园林绿化的不解之缘,王为贺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因为他热爱土地与植物。


高考那年,当同龄人争相报考热门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下了“园艺技术”四个字。这份朴素的热爱,让他倍加珍惜如今的工作。

毕业后,王为贺正式上岗。病虫害防治、苗木修剪、日常养护……九个月的基层历练让他几乎参与了园林工作的每个环节。

烈日、寒风、暴雪、大雨……长年累月的户外工作,让王为贺的双手布满老茧,但这些辛苦换来的是一份珍贵的成长。"每当看到自己养护的树木抽出新芽,看到市民在树荫下纳凉说笑,那种幸福感是无可替代的。"王为贺说。


如今,作为生产科骨干,王为贺负责新区两个街道、数十条主干道的绿化管养工作。

在他眼中,路两侧的行道树,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新华西路的栾树易生蚜虫,我们采用根部注药法;而园东路的栾树因土质不同,需要改用树干注药。"说起树木管养的技巧,王为贺如数家珍。

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王为贺总是热情满满,但时常也会遇到无奈的事情。在他的手机相册里,存着许多让他心疼的照片:被偷挖的月季、踩秃的草坪、折断的树枝......

"有些人觉得摘朵花、踩下草坪无所谓,但我认为植物同样是生命,值得被尊重。"王为贺说道。


为了呼吁民众爱护植物,去年起,王为贺开始将工作延伸到公益教育领域。在学校课堂,他带着孩子们触摸树叶的纹理,用结香枝条打"不会断的结";在社区讲座,他传授养花秘诀,为居民诊断盆栽病害……

王为贺说,哪怕多一个人懂得爱绿护绿,我们的付出就多一分价值。

时间会给出答案,自己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现在,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有了保护植物的意识,就连自己9岁的儿子也成了"小小植物学家",在班级里讲述"春天落叶的奥秘",自豪地称爸爸是最厉害的"树医生"。


十六年的从业经历让王为贺深刻认识到,守护绿色不仅需要汗水,更需要智慧。

如今的他密切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只为让新区的园林绿化管养工作开展得更加高效。前不久,他带领团队尝试将粉碎处理后的园林废弃物覆盖裸露的地面,既美化城市,也养护了树木,收获了不错的成效。

从青葱少年到不惑之年,王为贺用十六载光阴诠释着"园丁"二字的深意。他就像一棵默默生长的树,将根须深深扎进城市的土壤,用专业与热爱滋养着每一片绿叶。

王为贺是新区无数园林绿化工作者的缩影。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变的是城市一年四季的风景,不变的是他们以汗水为笔,书写下的片片绿意。

素材来源 | 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部分文 | 林涛

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

审核 | 王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