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德国联盟党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当选德国的总理。默茨当选后直接向美国喊话,敦促美国政府不要介入德国的内政,并表示会在8号和特朗普通话的时候直接说这事。他表示,欧洲团结起来,规模比美国更大,这里的消费者数量比美国和加拿大的总和还要多。默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在法国《费加罗报》联名发表文章,他们决心充分维护欧盟利益并确保对不利行动作出强有力回应。
大家都知道,美国对欧洲的渗透,特别是对欧盟精英的影响力,是深入骨髓的。这也是为什么法国总统马克龙之前一直呼吁欧洲要独立自主,要团结一致,但都被当成笑话看待。虽然欧盟过去在美国霸权体系里是既得利益者,但也注定了欧盟必须依附在这套体系里为美国的利益服务。所以欧盟内部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马克龙也想要在美国霸权体系里推动让欧洲伟大,但只要触及美国利益,就只能被动缩回来。欧盟发行欧元一度威胁到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就在欧洲心脏地区推动“科索沃战争”,欧元只能乖乖向美元臣服。法国和澳大利亚签订巨额的潜水艇订单,结果美英澳搞了个“奥库斯联盟”,法国就只能灰溜溜出局。我们把历史拉长来看,就会发现欧盟和美国的核心利益实际上是冲突的,美国人口中的希望欧洲团结,只是让欧洲在服务美国利益时要团结,而不是为了欧洲地区的利益团结。
归根结底,欧洲精英们始终没找到实现团结的方法,也就是对共同的目标和敌人缺乏清晰认知的。当然,不能说他们没有想过寻找敌人,比如美国试图将中国塑造成西方联盟共同的敌人,但是欧洲慢慢发现,这只是凭空生造出来的敌人,跟中国斗争兜兜转转十几年下来,发现是牺牲欧洲的利益服务美国的利益,欧洲没有实现团结,自己玩了个寂寞。
当然,欧盟内部也还是有一些“人间清醒”的,比如匈牙利总统欧尔班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他在上任后一直坚持国家独立自主,当欧盟所有国家都在绞尽脑汁为援助乌克兰筹钱时,匈牙利高调反对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还要跟着中国一起劝和促谈,即便欧盟已经累计冻结了高达190亿欧元对匈牙利的援助,欧尔班政府依旧坚持阻挠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计划。
大家一定还记得,在冲突爆发初期,欧盟有很多成员国反对涉足俄乌冲突,包括德国、奥地利很多国家都非常谨慎,但在美国的强力主导下,整个风向在短时间里就完全扭转了,特别是炸毁连接俄罗斯到德国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后,欧盟被切断了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资源,将俄罗斯视为生死威胁。结果是欧洲花高价向美国购买石油、大幅提高国防预算。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欧洲要想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就必须学会向美国说“不”,并且要有地区大国出来带头。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欧盟实现团结面临一个契机,德国是欧盟的经济火车头,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欧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如果这两个国家达成共识,利用美国对欧盟发起的贸易战作为支点,完全有可能帮助欧盟从美国的控制中支楞起来。欧盟如果能独立自主对构建多极化世界,对中欧关系改善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这是比较乐观的状态,实际上法国的政治生态长期表现得缺乏担当,再加上美国在欧盟内部培养了大批死忠粉,他们在欧盟独立自主和团结上必定会扮演“搅屎棍”的角色,法德能带领欧盟走多远,还是打着大大问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