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美,在于热烈与活力;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给全体教师提供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2025年5月上旬,高县逸夫小学校语数教研组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骨干引领 课堂展风采
本次活动由语文组的张顺宇、黄晓燕,数学组的李利萍三位老师进行课堂展示。课前,高县逸夫小学校几位教师结合新课标理念,研读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落落大方的教学仪态,呈现出了精彩绝伦的课堂风貌,展现了独特的教学魅力。
张顺宇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张老师带着孩子们翻开晋书,读车胤的故事。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还能读出节奏和古文的味道。张老师带着孩子们探索理解古文句意的方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孩子们梳理出起因、经过和结果,最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车胤勤奋读书的故事。张老师还带着孩子们了解古书上对车胤的记载和评价,了解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发奋学习,成长过程中谨记中国读书精神。
黄晓燕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黄老师用水杯、床、浴缸和腿脚这些常见的事物及其作用引出宇航员的不同,导入课题。在识记生字词语后,围绕单元语文训练要素组织学生抓关键句,提取关键信息,了解航天员在太空睡觉、活动、喝水和洗澡中要用到的特殊工具。最后指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的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重点提醒难写的字。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个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数学题,像一把精致的钥匙打开了学生思维的迷宫。李利萍老师执教的《鸡兔同笼》,把古老算经中的问题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让原本冰冷的数学符号在师生对话中逐渐有了温度。学生们在教师引导下得出了多种解题思路:有的列表格计算,有的用假设法列式子,更有学生用画一画求解。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让数学课堂变成了思维交汇的广场,孩子们在不断的猜想、验证中优化方法,发展思维。这节数学文化的教学课,不仅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璀璨光芒,更让传统教育智慧在现代课堂中的涅槃重生。
群思共议 评课促提升
高县逸夫小学校教研组积极组织评课议课研讨活动。上课教师对执教内容进行反思性说课,谈对课程的理解及教学思考,观课老师们也畅所欲言,对教学中的亮点提出了肯定,并从不同角度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共同研讨改进策略,在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实现了智慧共享和共同成长。
示范引领,携手同行,深耕细作,方能致远。此次活动不仅为骨干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同时为全体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特别是给新进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相信,高县逸夫小学校的教师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引领,坚持蓄力勃发,不断钻研与提升,共同书写逸夫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来源:高县逸夫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