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大战,刚打起来,吊足全世界胃口之际,两国突然宣布停火了……
这轮冲突,从4月22日起印巴互相谴责,到5月7日空战达到高潮,没想到5月10日双方前后脚就宣布不打了。
真乃奇哉怪也。
与此同时,一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G7组织,居然也表现得很奇怪。
事情越奇,背后可琢磨的事就越多。印巴冲突的细节和过程网上论者多矣,我们不再详细复盘,就从G7的反应开始,分析一下背后的规律性东西,主要谈一谈对中国的影响。
一、G7为啥急着降温
G7是干什么的?一度是新的世界规则制定者。
1976年,美、英、法、德、日、意、加正式形成7国联盟,1991年俄罗斯加入,变为G8。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俄被踢出,恢复成G7。
世界每每有大事,这个看似松散的国际联盟既没有常设总部也没有类似欧盟议会或轮值主席国,但每逢国际大事,态度出奇一致,步调出奇协调。
这次对印巴冲突也一样,在5月9日那天,G7的各国外长及欧盟代表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袭击事件,呼吁双方“立即降级局势”,避免军事升级对地区稳定造成威胁,并鼓励通过直接对话达成和平结果。
这可是非常罕见的。
为啥这样说?
观察一下别的国际冲突时,G7是何表现?
俄乌冲突爆发后,表态调停了吗?没有,而是一连串密集发声,指责俄罗斯并强调乌克兰主权,承诺对乌克兰进行多方面支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等措施。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的反击明显过界,对黎巴嫩、约旦、叙利亚等周边国家大打出手,G7表态调停了吗?没有。反而是不断支持以色列依照所谓国际法捍卫自己的权利。
炮弹轰的是人家巴勒斯坦的平民,飞机炸的是人家周边国家的领土,还支持他捍卫权利。
明显拉偏架,怎么对G7有利怎么来,尤其是对着美国的胃口来。而且一般来说都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火怎么能拱大就怎么拱。
具体到这些印巴冲突,按常理G7应该也是继续拱火。毕竟,冲突刚开始蓄势的时候,G7可不是这样,印度开始截河时G7故意装瞎看不见。
毕竟印度的体量十倍于巴基斯坦,长期打下去,印度有的是飞机可以被击落,有的是钱继续找法国买阵风,而巴基斯坦却没有足够的军费继续买导弹、买歼10-CE。
继续拱,拱到巴基斯坦顶不住那一天,进而逼着中国表态。
然而,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样子,G7认怂了,头一次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不要再打了。
G7国家谁也不傻,这么做必然有背后的道理。这个道理,与中国高度相关。
二、中国武器吓倒了谁
中国制造,不管是工业用品、轻工业用品还是军事装备,以前世界各国的共识就是廉价、低端等等。
中国当年在战舰上架榴弹炮、战斗机撞不过美军的侦察机等等,都是各国蛐蛐中国武器打不了大仗的典型案例。
这次印巴空战爆发之前,谁也不会预料有0:6的战绩,中国战斗机把法国阵风、俄国米格、苏30都打下来了。
这还只是让巴基斯坦军人操作武器,如果换成正牌祖师爷解放军来,原汤化原食,岂不是把印军空军司令部都端了!当年中印战争,只是简单的陆军,就成旅成旅地把印军击溃,号称一石直下新德里的。
巴军痛扁印军,一夜之间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二三十年来,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一夜之间居然把绝大多数国家都甩开一大截,隐隐有了美军的气象呢?
其实就算很多中国人也没意识到,中国制造为啥突然这么狠?我们出现什么革命性技术了吗?没有。就是老老实实低头做了二三十年实事。
世界尖端武器和主要的战法,我们要承认是美军开创并一直保持领先的,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就超过美军了。局座在几年前的中讲,我们在世纪初和美军有二三十年的差距,现在发展了十几年,大概缩短到十几年。
那我们再乐观地讲,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和美军的尖端武器的差距又缩小了,大概缩小到十年以内。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能再盲目乐观了,料敌从宽!
就是这个水平,已经足够把除美国以外所有国家都甩开一大截。
发展这么快,其实不难理解。尖端武器的科学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不管是电子战系统,还是顶尖战机,又或是航母,基本理论模型早就被攻破了。
难在哪呢?
一是技术体系的打造,主要全链条的制造工业,比如战斗机,从发动机,到航电,到挂载武器,再到电子战系统配备,预警机制造,全机各种材料。
这些制造产业,是中国二十多年来一直忍受着各种指责,比如山寨啊、低水平啊、代工啊。等到各条产业链慢慢齐备了,能够整合了,就是厚积薄发,当年你看不起我,今天让你高攀不起。
二是独立自主。外国人大概都觉得,第一中国是后发追赶者,一般追赶都都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第二中国所有武器都是抄抄抄,不是抄苏系,就是从欧洲各国偷师,这种山寨大合集不会有啥进步。
这个吧,20世纪初可能还有类似问题,比如中国的战斗机,歼7之前的都是仿制。但这也不丢人,仿制的过程其实也算积累经验,从歼8开始就自主研制了,歼10-C完全自主产权。就以发动机为例,歼10-C采用的是完全国产WS-10B发动机,超过苏30MKI的推力,略弱于苏35。但歼10-C发动机维护成本低,便宜,而且使用周期长,很耐造。
其他武器平台,不管是预警机还是挂载武器,全都齐步走、全套国产化。哪个国家都卡不住中国武器的脖子。
而且中国这种超大体量的制造工业体系和科技转化应用能力,一旦启动且走上高速发展的路子,会以恐怖的速度一个又一个超越西方国家。
全技术体系加独立自主,这就是实打实的战争潜力。
西方国家谁也不傻谁也不瞎,印巴空战虽只打掉6架印军飞机,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武器疯狂反超西方的图景,所谓望而生畏,盖如是也。
面对这样一个军事大国,还指望中国不能打,这种侥幸已无生存土壤。
三、美国操盘失败
印巴空战,G7国家的反应,比中国敏锐得多。
至少中国大众,对印巴空战的效果和长远影响,是后知后觉的。
我们和平太久了,没有养成一场战争能决定很多事的思维。但美国不缺这种思维,他们一直在打仗,2003年伊拉克战争进一步确立美国在中东的霸权,类似事件还有很多,他们很善于从战争胜负中判断大势走向。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特朗普掀起这场关税大战,除了经济领域的博弈,还要高度警惕军事领域的热战能性。
当然不是直接向中国开战,而是代理人战争,笔者当时预测到有可能会挑起印巴冲突或菲律宾南海争端,不是自我吹嘘,毕竟中国周边的火药桶就这么几个。大约也能猜中。
现在局势已经差不多明朗了,5月10日印巴宣布停火,5月12号就在瑞士达成协议降了关税。
这难道是巧合吗?绝不是。
美国一向自诩算无不中的政治和军事操盘,这次彻底地失败了。
因为印度这一环崩了。
以前印度是压着巴基斯坦打,现在反过来了。
为什么一个14亿人口体量和中国相当的大国,在军事上这么拉胯?原因不复杂,用中国经验一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要想军事上强大,独立自主和全链条的技术体系及制造业是基础。
这两样印度都没有,指望买万国造买出军事大国,当年大清吃过大亏,现在印度也走上了这条路。不过当年大清是没得选,而印度是选择了最懒惰最省劲的一条。
结果呢,花最贵的钱,挨最毒的打。
印度一败,印太战略掉了西面一环,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失效了。
光速达成协议,美国人很现实很精明。
印巴之战的战果影响还远远没有到边。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武器的威信,瑟瑟发抖的不仅是印军,还有老赖手下那帮不成器只会跪舔的草莓兵。
与印度一样,草莓兵同样是万国造。以前不怎么怕,是因为中国武器没怎么实战过,看不出来。这次看了个够,解放军的外贸版歼10、二流武器(相比于歼20)都这么狠,全主力出战,鬼知道草莓兵的空军会在第几秒被全歼。
可以说,这一战比历次围岛军演抽老赖都抽得更狠。
这是打出来的威慑。
说到这里,大家对G7国家急于降温的做法,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了。
印巴再打下去,巴军的中械会有更多亮眼的表现,国际舞台上特朗普的底线会越退越多,中国的地位会越来越主动。
为今之计,除了止损,赶紧假装爱好和平,还能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中国面前高声呼吁,我们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你不要再这么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