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功,男,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明社区居民。几十年来,王允功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从资助失学儿童等日常小事到组建志愿服务队,带动社区上百人投身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荣获“山东好人”“山东省‘城市社区榜样’”等称号。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

2013年,王允功搬到了锦华七区280栋居住。搬家第三天,他发现从楼宇门到电梯口走廊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的日常出行,他二话不说就用自家装修剩下的水泥和沙子将地面抹平。看到楼梯扶手、护栏上锈迹斑斑,还积着一层厚厚的尘土,他就自己用抹布擦洗,还买来油漆、毛刷、砂纸,先除锈后刷防锈漆,从1楼到11楼,整整干了5天。为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他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在楼宇门上,提示居民如果有特殊情况,不能照顾老人、孩子的,或者是家里的水电气暖需要简单维修的,都可以找他帮忙。

渐渐地,王允功做的“小事”影响了他所住小区的居民,大家互帮互助的氛围越来越浓。在他的带领下,居民自发成立了“280爱心互助小组”,王允功的奉献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周边居民不断加入进来,“280 爱心互助小组”逐步发展成了以王允功名字命名的“允功志愿服务队”,大家一致推举他为队长。从此,一个人的微光变成了一群人的力量。

135颗火热的心聚成一团火

2014年,王允功曾经因为带领“允功志愿服务队”修补道路,被居民拍照放到小区群里,成为人们口中的“为民英雄”。王允功说,他外出遛弯天天经过这里,“我们小区本来老人就比较多,坑坑洼洼很容易受伤。”想到自己在当兵那些年干过水泥工,于是,决定带领大家把路修好。“允功志愿服务队”自费购买了沙子、水泥,搅拌了4200多斤的混凝土,趁着夜色,把路全部浇筑好了。第二天一早,王允功特意开车走了一遍,路面再也不是起起伏伏的。王允功说:“开车经过这里,再也不‘咔嗒’了,亲眼看到我们的劳动成果,当时觉得特有成就感。”一年时间,“允功志愿服务队”总共修补小区破损道路42次、透水砖地面23处。自筹树苗,在小区植树416棵;为附近小区的10 个公厕义务安装了164个扶手、打了984个膨胀螺丝孔……这些数字背后,是队员们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

如今,服务队的志愿者已增至135人,遍布周围11个小区。在他们的带动下,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社区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公益事业,让温暖传递到每个角落。

帮助他人,是他一生无悔的选择

王允功有句口头禅:帮助别人,没有理由。1997年至2011年,他自费7万余元,资助了12名失学儿童;在1998年南方洪涝灾害和2008年汶川地震中,他主动捐款捐物,累计为社会捐助38万多元。2019年11月,70岁的王允功在遗体捐献(眼角膜)申请书上郑重签名,希望百年之后为他人留下光明。

2022年5月,东营市首家以志愿者姓名命名的工作室——“王允功工作室”成立。他整合辖区志愿服务力量,组建了磨刀队、助老扶幼队、设施维修队等8个小分队。磨刀队平均年龄68岁,仅2023年重阳节就为48户老人家庭提供免费服务;设施维修队更是社区的“及时雨”,仅2023年第四季度就修复楼道照明故障37处,维修健身器材零件23套……

2024年8月26日15时许,东营市遭遇强降雨。王允功接到汛情通报后,立刻带着21名佩戴党员徽章的志愿者向积水区集结。在齐膝深的积水中,王允功手持扩音喇叭,和服务队一同冒雨疏通排水管网300多米,协助12辆涉水车辆脱困。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最后一处窨井也终于恢复了排水功能,积水带水位开始逐渐下降。雨幕中,浑身泥水的志愿者们仍在对进水地下室进行隐患排查,他们的反光背心在车灯映照下,如同跳动的星火。


很多人都问他,做这么多到底是图什么呢?王允功的回答从未变过:“帮助别人,没有理由;志愿服务,没有终点。我虽然已经70多岁,只要还能动,就要干点事,我要用行动诠释一个老党员、退伍老兵的初心和使命。”(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