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有一种独特的婚姻观念、习俗,被称为“士庶不婚”,士族与庶族之间是不通婚的。而在欧洲也有类似的习俗,即贵族不能与平民结婚。即使经过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那些陈旧欧洲帝国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不过,还是有人打破了常规,上演了现实版的“王子与灰姑娘”,但他们的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一、奥匈皇储

1914年,萨拉热窝街头的两声枪响,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还终结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遇刺的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索菲·肖特克就是本文的男女主角。弗朗茨·斐迪南是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侄子,按理说他原本没有机会做储君,因为老皇帝有儿子,即之前介绍过的鲁道夫皇储。

1889年1月,鲁道夫皇储在梅耶林自杀,之后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卡尔·路德维希大公成为新的皇储。可是到了1896年,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病死了,因此皇储的位置又一次空了出来。作为卡尔·路德维希大公的长子,弗朗茨·斐迪南成为奥匈帝国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位侄子,原因是其婚姻。



二、遇到真爱

众所周知,统治着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婚姻来维持其庞大帝国的。可是到了1899年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已经35岁的弗朗茨·斐迪南仍然处于单身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贵族夫人动了心思,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未来的皇帝,其中就包括弗里德里希大公夫人伊莎贝拉。

有一次,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接受弗里德里希大公夫人的邀请,到其家中做客,结果遇到了自己一生最爱的女人。然而,那位幸运的女性不是大公夫人的女儿,而是大公夫人身边女官,也可以说是女仆,即索菲·肖特克。其实,索菲·肖特克也出身贵族,他的父亲是一名伯爵,但是其家庭背景是无法与哈布斯堡王室相比的。



三、双双殒命

然而,这段“贵贱”之间恋情几乎遭到了整个哈布斯堡王室的反对,特别是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然而,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没有放弃,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与皇室达成约定:他在即位后,不会给索菲·肖特克大公妃和奥匈帝国皇后的头衔,他们所生的子女也不会得到皇室头衔或继承权。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与索菲·肖特克夫妻之间的关系很好,他们先后生下一女两子,但都不姓哈布斯堡,而是被授予“霍亨伯格”的姓氏。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前往萨拉热窝访问,结果遇到了刺客。哈拉赫伯爵弗朗茨清楚地记得斐迪南大公最后的话,“索芙!索芙!不要死!为我们的孩子活下去!”之后,人们在其合葬的墓室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他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亦携手遭遇同样的宿命”。

参考资料:1.《刺杀斐迪南》;2.《哈布斯堡王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