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地球村发生了三组阶段性缓和信号。
第一,俄乌之间,普京和泽连斯基都表示愿意和谈。这是大趋势,但不会有和解。我之前的文章说过,俄乌战争的结局,要么是朝鲜战争模式,要么是印巴模式,双方都不可能有最终的胜利者。原因很简单,尽管苏联曾经是世界棋手,但苏联解体之后,俄乌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在下滑。当俄乌开战,他们注定就成了棋子。俄罗斯吞不了乌克兰,乌克兰也不可能把边界恢复到1991年。东斯拉夫人的内耗还在继续。只是俄乌打了这些年,死了这么多人,才降低战争烈度,充分说明东斯拉夫人的政客(尤其是乌克兰那边)水平低于世界第一梯队。
第二,印巴暂时不闹了。为啥要说闹呢?因为印巴这次,只能算打打闹闹。总体而言,双方都表现出了任性而理智的矛盾性,符合南亚国家做事的一贯风格。印度原本就是虚张声势,不想真打,又遭到巴基斯坦凶猛的狙击。巴基斯坦其实也不想和印度死磕,双方几番折腾下来,就借坡下驴了。最关键的是,印巴背后的支持者,也并不想打。特朗普是商人,很喜欢敲诈勒索。中国还想发展经济。俄罗斯好打吧,自己乌克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和西方也没有谈妥,不可能全力支持印度。
第三,中美日内瓦谈判,传出缓和信号。
现在地球村真正的棋手,只有中美两个。
特朗普上任之后,甩出了看似毁天灭地的关税战,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行。所以特朗普自己也很着急,因为美国内部压力也很大。
从本质上来讲,美国虽然是霸权主义,但立国基础还是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所以特朗普搞极限关税战,和美国立国精神相违背。所以不论对美国还是特朗普来说,极限关税战,都不可能持久。特朗这段时间,非常急于和中国会谈。
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双方达成了协议。
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这意味着贸易冲突将降温,也意味着特朗普极限关税战失败,被迫妥协。中国也对缩小中美贸易差表达了诚意。
这三组缓和信号,如果单独看,似乎没什么;但联系起来看,其实很有内涵。其实它们并不孤立,而是彼此有着关联。
先说美国,俄乌战争为什么会爆发?根源就是民主党与俄罗斯博弈。民主党主导北约东扩,主导乌克兰颜色革命,想要把俄罗斯逼入绝境。俄罗斯想要地缘安全,想搞更多的领土,于是出兵乌克兰。泽连斯基领导的乌克兰,在西方的支持下与俄罗斯拼消耗。特朗普和民主党是死敌,不愿意继续支持乌克兰。于是特朗普通过一系列威逼利诱,和乌克兰签署了广场协议,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从字面上拿走了乌克兰一半的矿产资源。
敲诈乌克兰,只是特朗普小试牛刀。他真正的目标,是想通过极限关税战敲诈中国。然而很遗憾,他的那些套路对中国无效。过去几千年,中国什么样的刀光剑影没有经历过?怎么可能被特朗普一系列商人手段敲诈?当时建国之初,一穷二白,都没有被美国敲诈,现在怎么可能被敲诈?
正因为敲诈中国不成功,美国又开始在中国周边搞事。这次印巴危机之前,万斯跑去印度访问,和印度谈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课题。这是巧合么?当然不是。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中印爆发了两轮激烈的边境危机。我在去年特朗普胜选时就说过,特朗普再度上任,中印边境可能不平静。所以这轮印巴冲突,很可能是美印之间的一个秘密协议。然而只是没想到,印度实在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丝毫没有占到便宜。巴基斯坦从中国购买的武器,反而体现出物美价廉的优势。如果再打下去,相当于继续给中国武器做广告。那么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版图上,将会更受欢迎。
短时内来讲,美国的印度牌,算是失败了。在没有多少牌可打的情况下,特朗普又想起和中国贸易谈判。这次从传递出的消息看,美国要在关税战中退几步。
综合这三个利好来看,本质上都是中美博弈的一部分。不论俄乌之间,还是印巴之间,或者中美关税战,都是美国想要维护霸权的套路,但中国不上套,美国也没法子。从短期看,对全球贸易是一个利好。但是对全球很多国家来说,可能会觉得很郁闷。因为它们希望中美大干一场,它们好渔翁得利。然而中美又没有干起来。
当今地球村的局势虽然复杂,但日趋明朗。大部分小国,要么躺平,要么碌碌无为地瞎忙活。他们中的很多国家,只能指望大国翻脸,从中捞好处。如果中美直接打起来,很多小国会遭殃,但也有很多小国会因此而获利。但中美就是不撕破脸,把它们急得团团转,但却没有办法。
当然现在这种缓和,属于阶段性缓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美博弈的基本面。印巴与俄乌,也是阶段性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