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第131天 -

嘉定明日天气 晴 20℃-29℃

昨晚,央视13频道《东方时空》节目用较长篇幅关注了上海地铁11号线板凳族问题。

南翔生活网注意到,记者就这个话题在南翔站等站点对乘客进行了采访,小编为大家对本期节目进行了录制,并对 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由于11号线线路长、客流量大(单日超1,200万人次),许多乘客在车厢连接处或角落使用自备板凳,引发公众对安全和公共秩序的争议。央视的这期节目通过记者实地观察、乘客采访及地铁官方回应,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隐患及管理措施。


小板凳现象

1. 长距离线路与高峰拥挤:上海地铁11号线因连接郊区居住区与市区,早高峰(7-9点)座位供不应求,乘客自发携带折叠板凳填补空间。

2. 小板凳较普遍:单节车厢最多同时有5-6人使用板凳,集中在连接处或角落,形成非官方“临时座位”。


乘客观点

央视记者在南翔站等11号线站点对普通乘客进行了采访。

支持者认为:在座位不足时使用板凳是“正常”选择,但建议避开人流密集区域。

反对者认为:有安全隐患并且侵占了公共空间。


管理方态度与措施

上海地铁允许携带板凳,但禁止使用。板凳使用者易被踩踏或碰撞,刹车时自身及他人受伤风险高。如遇突发紧急事件(如火灾、故障)时,板凳阻碍逃生通道,救援难度增大。

车厢内贴有标识、广播提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会劝阻。


目前已最大运能

11号线高峰时已经开启最大运能,列车数从68辆增至73辆,最小发车间隔从2分钟缩短至1分半钟


小编小语

央视的这期节目揭示了地铁11号线面临的现实问题,表面上是乘客自发使用小板凳应对通勤资源紧张的行为,但本质是安全隐患与公共秩序的矛盾。

上海地铁11号线在平衡运能极限(如加密班次)与安全管理(劝阻使用板凳)中,强调“安全优先于便利”的核心原则。这一现象其实也折射出超大城市通勤压力下,基础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间的动态博弈。

作为目前高度依赖11号线的嘉定人来说,期盼嘉闵线早日竣工的同时,也期待14号线西延伸、嘉定快线规划早日落地。

来源 | CCTV13

编辑/整理 | 海潮

现场实录!金昌路,通车了!

五一期间,南翔印象城人流爆了!

虹桥枢纽⇌南翔印象城,18分钟公交直达!

清晨6点到深夜,扬州早茶来嘉定了!

SHareGreat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