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改变别人,除非他自己想改变,否则任何人都不能使他改变。当一个人懂得不再试图去改变别人的时候,就表明他已经趋向成熟了。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就是坚固的我执、我见。从小到大,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总愿意别人的言行、想法、价值观都和自己一样,凡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就觉得人家不对,就看不惯,就想改变人家,让人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
但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每个人都和我一样,都有坚固的我执、我见。我们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也认为自己是对的,你看别人不顺眼,别人看你也不顺眼,你想改变人家,人家还想改变你呢!这样一来,大家就会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矛盾和争吵就相继而来。
其实在我们未读圣贤书之前,我们所执着的那些想法和标准,全都是妄想,都是错的,不是真理。就好像盲人摸象那个故事,每个人盲人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就认为那是大象了,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才争论不休,其实都是错的。
我们在没有明理之前,如果还想改变别人,还想让别人按着自己指的路走,那就是以盲导盲。你觉得是好心,是为了别人好,其实是害了别人,因为你自己还糊涂着呢!
所以我们古人讲:“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你先不要忙着管别人,先把自己管好,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毛病和缺点,却很难觉察自己身上的毛病和缺点。这就是因为长期积累的习气的影响,所谓“习惯成自然”。比如自己有口臭,体臭,自己很难闻出来的;自己身上的一些小动作、口头语,也很难觉察,但别人接触你后,就会很容易发现。
但一般的人是不会轻易指出你身上的毛病和缺点的,因为人们都喜欢别人夸耀、赞扬自己,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挑毛病。所以很少有人会当面指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人家也不想得罪人,但背后可能会说。
所以我们首先要多读圣贤经典,多明理,然后对自己进行深刻细致的反省,就如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先把自己活明白了。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己都还没明白了,还想去改变别人,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但即使我们自己读了一些圣贤书,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们还是只能修正自己,不可以试图改变别人。因为一个人如果自己不想改变,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即使是你的亲人,你的父母、妻子丈夫、儿子闺女,你都改变不了,何况去改变其他人呢?只能招人烦,让人疏远你。
我们不可以改变别人,但可以感化影响别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越是想改变别人,就越容易引起别人的对抗和逆反。当你没有想改变别人的想法时,而是严于律己,把自己做好,反而会感化别人,主动向你学习。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很多叛逆的,就是因为父母管得太多了,你越想改变孩子,他就越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当你不再管他,而是专注于修正自己的时候,孩子反而越来越来越好了,这就是正己化人,这就是古人说的:“儿孙不用管,全凭德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