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的言外之意,美国听懂了!特朗普主动做出承诺
在全球瞩目的中美贸易磋商前夕,中国外交部确认,应美方请求,中美双方高层将于瑞士进行会谈。这一消息犹如平地一声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也罕见给出“诚意”,而降低关税就是第一步。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就中美会谈回应称,希望美方拿出诚意来)
1、想谈判?美国必须先拿出诚意来
对于这次会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重申,中方坚决反对美国的征税行为。美方若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需直面单边关税措施带来的负面影响,尊重国际经贸规则与各界理性声音,以诚意对待谈判,准备在纠正错误做法、取消单边加征关税等方面下功夫,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
他同时警告,如果美国继续口是心非,以谈判为幌子进行胁迫和讹诈,中方绝不会屈服,也不会在原则性立场上让步。
言外之意就是,美国想和中国谈判?那就拿出诚意来!
事实上,此次关税战带来的后果,美国已经亲身尝到,而中国在关税战中始终以积极和冷静的态度应对。一切美国都看在眼里,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巨大转变。
结合各方媒体可得知,特朗普发动关税战,本意是清零与各国的贸易逆差,同时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结果却是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企业外流、社会矛盾愈发突出。
期间,白宫曾试图通过关税谈判孤立中国,结果却让更多国家站在中国那一边,包括欧盟、澳大利亚等盟友。直白地说,美国费尽心思的行动不仅未能实现初衷,还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特朗普在白宫表示,145%关税已经到顶了,得降)
2、特朗普松口了:必须得降低关税
观察者网报道称,在此背景下,特朗普表示,两国将在本周末就贸易问题展开实质性谈判。他指出,目前对华加征的145%关税已经达到极限,没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并暗示之后会下调关税。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强调,即将到来的会谈是一次非常友好的交流机会,既然中方希望以优雅的方式推进谈判,那美国也会相信中国是希望达成协议的。
所以,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多项贸易协议,以在之后的谈判桌上达成目的。特朗普甚至乐观地认为,此次谈判将是实质性的,并声称中国现阶段“必须有所行动”,而美国也会从中有所收获。
要知道,此前,特朗普政府在暂停“对等关税”机制时,故意将中国排除在外,此次特朗普给出诚意的前一天,他还曾强硬表示不会为了与中国展开实质性谈判而提前调低关税。
(中方正在评估谈判可能性,美财政部长贝森特专门跑到瑞典和中国代表谈判)
3、谁才是掌握节奏的人?答案显而易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接触与会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美双方互派代表进行,而是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访问瑞士期间,美方表现出极大积极性,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特意赶赴瑞士。
这无疑从侧面反映出,此次谈判是由美方强烈要求和推动的。由此,目前在这一局势中,谁才是真正掌握节奏的一方,已经显而易见了。
当然,中国同意与美国谈判,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原则立场上有所退让。对于任何一方来说,如果产生过于乐观的侥幸心理,并因此在关键问题上做出无底线的妥协,那将无助于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
诚然,经过一次谈判就想解决中美之间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天真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启程前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也承认,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紧张局势。
(谈判在即,贝森特透露,特朗普正在考虑对儿童出行必需品豁免关税)
4、降低关税或许只是第一步
不过,即便如此,谈判的开始仍然是一个积极信号,因为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洞悉美国政府战略意图的机会,同时也是测试对方谈判诚意的良好平台。
对于这一点,中国早已有言在先: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至于能否达成其他协议,就看对方给出的诚意了。总之,中方不会为了谈判而谈判,也不会为达成协议而达成协议。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始终是中国参与国际谈判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
正因如此,特朗普才会做出妥协,立即表明“降低关税”的态度。此外还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平台,发出了中美需要合作以稳定全球经济的呼吁。
可见,降低关税或许只是第一步,特朗普政府之后还有其他动作来为即将到来的谈判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比如豁免更多商品关税等。
毕竟在此之前,美国方面曾多次释放关于中美关系的所谓“烟雾弹”,诸如声称“中美已进行高层通话”或“中国迫切希望重返谈判桌”等信息,其背后目的就是为了下一步的谈判和达成某些协议积累更多筹码。